立秋的由来和风俗(立秋的由来简介30字)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立秋的由来和风俗,以及立秋的含义及来历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立秋的由来立秋的来历立秋的由来和风俗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三个节气,是秋季的起始,于每年公历8月7或8日交节。立秋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

一、立秋的由来:

立秋的由来在古代是这样解释的,《历书》曰:“斗指西南维为立秋,阴意出地始杀万物,按秋训示,谷熟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是指向西南的时候就是到了立秋,阴气从地面出来将万物生机都杀死了,按照秋天的准则,谷物马上要成熟了。

从这句古文就可知,古代是通过天文北斗七星的位置来定立秋的时间,而“秋”字在古代指的是庄稼成熟,所以古代把这一天命名为“立秋”是在提示庄稼马上成熟,警示百姓要准备收获了。这也就是立秋的由来。

二、立秋的典故:

说起秋天的植物,第一个想到的会是枫叶,毕竟一提到立秋的诗句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但是其实报秋的植物是梧桐,那为什么不是红枫报秋,偏偏是梧桐报秋呢?

把梧桐和立秋联系在一起的是在宋代,据记载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学习更多生肖年份 知识请关注:wWw.xzyUe.cC】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这个习俗也一直沿传到后代,所以也就有了梧桐报秋这一说。

三、立秋的寓意:

立秋节气不仅寓意着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转折,也寓意着丰收。

进入立秋时节,自然界中冷热之气开始转变,气候开始由夏季的多雨湿热向秋季的少雨干燥气候过渡。但是立秋虽然表示季节转换的开始,但并不表示气温会立即下降,还有“秋老虎”的余威,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

另外在立秋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农作物生长旺盛。比如北方地区棉花结铃,大豆结荚,玉米抽雄吐丝。江南地区水稻抽穗,瓜果菜蔬也渐次成熟。于是,农人们便准备收获地里的粮食,所以秋天在农民伯伯的眼里是丰收的寓意。

了解立秋了的知识,让我不禁感叹文字的博大精深,一个词可以包含了那么历史和内涵。

立秋的来历: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

廿四节气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北斗七星循环旋转,斗柄顺时针旋转一圈为一周期,谓之一“岁”(摄提)。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是依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制定,即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1等份,每1等份为一个节气,立秋就是每年太阳从北回归线向南返回期间到达视黄经135°时为立秋。

立秋的风俗

1、庆丰收:由于古代的农耕文明,立秋时家家户户都要收割早稻,移植晚稻。

2、贴秋膘:酷暑过后,以前人们会多吃些肉食,补充一下因伏天食欲差、加上流汗而带来的亏虚,提高免疫力。

3、食秋桃:立秋是大人小孩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吃完把核留起来。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4、悬秤称人:清朝时会在立秋这天称体重来检验肥瘦,若经历了“苦夏”,瘦了就要多补补。

5、吃福圆:立秋是台湾龙眼的盛产期,龙眼又称为“福圆”,古有俗语:食福圆生子生孙中状元,所以人们会在这一天吃福圆。

一、立秋的来历

“立秋”还是一个收获的标志,所谓“秋不凉,籽不黄”,对于立秋,更多是有利农事的收获。立秋表示暑去凉来,秋天开始之意。是一个反映季节的节气。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不仅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也表示草木开始结果孕子,收获季节到了。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因此也称之为”立秋“。

二、立秋有哪些习俗

1、晒秋

每年立秋,随着果蔬的成熟,篁岭进入了晒秋最旺季节。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在湖南、江西、安徽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或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

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

2、秋忙会

秋忙会一般在农历七八月份举行,是为了迎接秋忙而做准备的经营贸易大会。有与庙会活动结合起来举办的,也有单一为了秋忙而举办的贸易大会。其目的是为了交流生产工具,变卖牲口,交换粮食以及生活用品等。

其规模和夏忙会一样,设有骡马市、粮食市、农具生产市、布匹、京广杂货市等。现今把这类集会,都叫做“经济贸易交流大会”。过会期间还有戏剧演出、跑马、耍猴等文艺节目助兴。

3、秋田娱乐

秋天,特别是秋忙前后,农事虽忙,秋种秋收,忙得不亦乐乎!但忙中也有乐趣,常见一些青年人和十余岁的孩子,在包谷、谷子、糜子生长起来以后,特别是包谷长成一人高,初结穗儿的时候,田间里正是他们玩耍、做戏的场所。

他们把嫩包谷穗搬下来,在地下挖一孔土窑,留上烟囱,就是一个天然的土灶,然后把嫩包谷穗放进去,到处拾柴禾,包谷顶花就是很好的燃料,加火去烧。一会儿一全窑的包谷穗全被烧熟了,丰硕的包谷宴就在田间举行。

他们还上树捉麻雀蛋,就地打兔子,能吃的野味很多,都可以在野地的锅里,烧制出来。有荤有素,百味俱全。他们还把打来的柿子,弄来的红苕,放在土窑洞里,温烧一个时辰,就会变成香甜的柿子。这种秋田里的乐趣,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

4、贴秋膘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因为人到夏天,本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天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以肉贴膘”。

5、秋社

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于汉代,后世将秋社定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此时收获已毕,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神答谢。宋时秋社有食糕、饮酒、妇女归宁之俗。唐韩偓《不见》诗:“此身愿作君家燕,秋社归时也不归。”在一些地方,仍流传有“做社”、“敬社神”、“煮社粥”的说法。

立秋的由来和风俗和立秋的含义及来历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