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钱”,是否曾经在生活中频繁出现?在世界范围内,那些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交易中我们往往是选择通过在线支付、银行转账方式进行结算。但例如一些偏远的农村小镇,农产品种植并不发达,那里的居民还是通过简单朴素的方式——“给钱”来交易商品和服务。至于钱是哪里来的,则是相当复杂的问题涉及到社会经济体系和人们的思想观念。
“给钱”背后的文化因素
起初,人类社会尚未产生货币,那时候物物交换是普遍的方式。但由于物物交换不太方便,后来出现了以统一标准为价值尺度的货币,方便交易。中国最早的货币仅有的是商代铜贝,它是意味着不需要使用商品进行市场交易了,而是通过类似于现代支付方式的手段:“铜贝”成为了一枚货币单位。货币在人们的物质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断的改善经济生产,方便人们的市场交易。然而,恰恰是这个普及的货币,也会局限了人们的文化交流,因为货币只能表示经济的价值,却无法表达想法、信仰和思想性价值,这就是文化问题。
在古代,给予彼此礼品也是日常交往中常见的行为,如在传统的婚礼中,朋友和亲戚就会“随时给钱”祝福新婚夫妇。较普遍的做法是将钱放在红包里送给新郎新娘,表示对他们的祝福和赞助,同时也深深地渗透了一种家庭伦理。我们可以说,居住在中国这样一个礼仪之邦的人们,其日常交往中也是充满着礼物和馈赠的。不同民族的习惯又使得给予礼物的形式多种多样,不仅有注重数量的,也有强调祝愿的。在中国古代,富家巨室还会通过发放大量银钱、锭子来表明自己的财富和实力。
除了传统礼仪和财富展现,还有一种首尾相关的文化习惯。在亲戚之间帮忙做事、拜访时,也会惯用送红包这样简单的方式“给钱”,表示对对方的感谢和尊重。在商业领域,给予红包的目的将会有些微妙的改变:确保自己的利益,得到彼此认可,或者让商业伙伴在心理上进一步接近。
“给钱”在当今中国社会中的表现
在当今中国社会中,给予红包的文化习惯仍然在广泛存在。然而,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随着电子支付的日趋普及,红包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通过公众号、微博、微信等平台,可以直接通过网络红包和互联网支付完成虚拟红包的寄送和赞助;而在社交领域,大型活动赠送的实体红包也极为常见。在某些特殊场合,公务员或者职场人士在闹区环境中,也会被迫拿出钱来安抚服务人员,这种行为也可以被称为“给钱”。
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给钱”作为一种文化表述,在中国社会中存在着不少的道德问题。曾经有报道指出,北上广等发达城市中,游客往往需要数倍于标准价格才能在任何一家饭店、旅馆住宿;抛开道德问题不考虑,只从生意角度来说,一些店家也是赚得盆满钵满的。技术进步也让一些非法集资、欺骗、虚假游戏,通过网络支付和“互联网自由贸易区”等方式存活了下来,给社会安全带来了威胁。
在维护社会规范、承担社会责任的当下,我们应认识到,任何行为都需要我们深思熟虑,不随便轻浮。当然,在实践和生活中,有时候,“给钱”做为一种文化现象的确也可以是表达心意,表达诚意的行为。
总之,“给钱”是一种文化现象,充斥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不要急速地否定它,因为它并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而在其中涌现出的各种问题,则说明着我们社会制度还有很多改进和优化的空间。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制度,尊重并保护中华民族的独特历史文化传统。并在做出决策时,也预见到自己行为所带来的贡献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