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的传统建筑多以山为依托,因此,坟墓也不例外。在中国古时候,坟墓通常都是坐北朝南,以求风水上的顺畅和吉祥。而山,则是坟墓最佳的背景,作为一种带有神秘色彩的自然力量,山的存在可以为坟墓增加宏伟气势,并使之更容易得到祭祀者的关注和崇敬。
以坟墓朝山为分类,将可分以下几个方面:
一、山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山坟在古代的墓葬文化里被广泛采用。山坟的特点在于其建造时需要挖掘山腰,将墓穴埋在山中,然后再把土填回去,把坟墓掩埋在山体中。这种方式不仅防止了墓穴的浸泡和浸水,而且还能够起到保护墓葬的作用,因此,它在古代的墓葬建筑中相当常见。很多朝代的帝王、贵族和富商巨贾都习惯性地采用山坟方式来安葬自己的家族和亲属,他们相信这样能够显现出自家祖居所在地的宏伟气势,也就能够令祖先灵魂安寝。
二、山墓:顾名思义,山墓即是建在山上的墓葬。山墓通常是扁而广,宽敞明亮,而且常常采用建筑装饰的形式来进行布置。山墓的建造需要对山势的地形进行研究,以使门面有适宜的迎光面,既表现出山墓的宏伟气势,也让墓门能够顺应自然环境中的光影变幻,从而更显神秘和庄严。此外,山墓的施工需要耗费很大的工程量和费用,建造者通常会集中全力打造出一个风貌独特的、形神兼备的墓葬。
三、墓山:墓山是在坟墓的周围抬起一座小山或小丘,用以增强墓墙的防御能力。墓山的建造可以使整座墓葬显得威武大气,也可以达到掩映、隐密的作用。在中国古代,很多墓葬都是采用墓山的形式,把坟墓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让墓葬更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墓山的建造需要挑选山质良好的土地,并依据建筑规划进行施工。通常,墓山的尺寸会按照坟墓的等级和使用者的身份进行安排,以体现出墓主人的身份和地位。
四、山峰坟:山峰坟是一种既高大又陡峭的坟墓形式,它通常是安葬重要人物或高官显贵的墓葬。山峰坟一般建在南北走向的山脊上,让人们能够从远处就看到这座坟墓,从而更加显赫。这种坟墓形式需要入选的地貌条件相对较高,因此十分罕见。
可以看出,坟墓朝山是中国传统墓葬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众多坟墓都与自然环境相依相存,利用山的自然特征和气势,用建筑、雕刻、画卷等手法打造出一部有形的文化遗产。今天,这些古代文化重心依然受到历史学家、艺术家、考古学家等文化界人士的深度关注与保护,以期将这些重要文化遗产传承下去并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