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春节,人们在家中摆放着一尊金饰华丽、体态丰满、手持金元宝的财神,这便是供奉的财神。那么,这一文化传统是如何形成的呢?
据历史记载,供奉财神的传统始于南宋时期。由于时局动荡,社会矛盾突出,民生凋敝,人们开始信奉财神,寻求保佑自己家庭财源广进、生意兴隆,成为一种心理安慰和信仰表达。而金饰华丽的财神形象,则在元代开始流传。
直至明代,供奉财神的传统渐渐普及,并在民间传承了下来。因为人们对财富的追求从未停歇,加之传承和信仰的作用,这一文化传统至今仍被人们延续着。
那么,这一文化传统的制作和赠予呢?
据传统,供奉财神的制作和赠予都需经过一番繁琐的过程。
首先,制作财神必须按照一定的规格和标准进行。制作财神的材料有铜、铁、玉、石等,而以黄铜或硬化纸板制作最为常见。制作的工艺也十分讲究,要求定制、塑形、沉香、开光等繁琐的程序。
其次,供奉财神的贡品也很有讲究。传统上,家庭主人将筹备好的各种食品、奇珍异味、金银财宝和红色的妳妳赠予财神,希望财神能够保佑自己家庭的财源广进,子孙昌盛。
而至于财神是由谁赠予的,这个问题有着不同的回答。
一方面,财神的赠予可以由本人或者家人进行,以表达对家庭的祝福和期望;另一方面,也可以是红包或者礼金的代表。在这样传统习俗中,红包被视为一种表达祝福和爱意的方式。
但无论是谁进行了财神的赠予,这种文化传统的意义是显然的:在新年之际,祈求财源广进和好运来临,希望能够带给人们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丰收。这也是财神文化传统得以继承和延续的主要原因。
总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财富和好运的追求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而财神文化传统则是这种心理渴望的体现。无论是制作还是赠予,都彰显出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