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30日是农历三月初五,又称端午节。这一天是中国传统节日,被视为重要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国的节气之一。在这一天,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等一系列传统习俗,这种独特的文化和风俗传承已经延续了数千年。
端午节的由来有多种说法,最普遍的说法是在唐朝时期,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人们特意选在这一天纪念他的逝世。屈原被逐出朝廷后,流落到湖南的东洞庭湖畔,一天,他在湖边的树下自杀身亡。为了避免他的尸体被野兽蚕食,民间开始摇船撑桨,乘龙舟赶到湖边将他的尸体打捞了上来,并在湖面上撒下饭、鸟蛋等食物,以防止鱼虾咬他的尸体。此后,人们传承这个活动,每年这一天都会乘船竞渡,以纪念屈原,表达对逝去先祖的思念和怀念之情。
端午节的习俗与传统食品有许多种,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粽子。粽子是一种用糯米裹上枸杞、红枣、花生、绿豆等馅料,用粽叶扎制而成的一种独特食品。在江南地区,人们饮足浓茶,吃着甜甜的糯米粽,祈求平安吉祥。在南北方,制作的做法和口味也有差异:南方的粽子馅料多数采用甜的食材,如枣、豆沙、花生等;而北方的粽子的馅料中则多是咸口味,如五香肉、咸蛋黄、鲜肉等,口感极佳,逐渐成为经典的美食之一。
另外,端午节还有一项传统的民俗活动:挂艾叶。据说,挂艾叶可以驱邪避灾,而艾叶更是有药用价值,因此被视为重要的保健品。艾叶的取材和制作过程都有严格的规定,需要由长江以南沿岸的苏州、常州等地区的农村居民亲自操刀,精心制作而成。在挂艾叶的同时,民间还会唱歌、跳舞、包粽子、刺绣等,喜庆而欢乐。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之一。它不仅反映了人们对祖先的尊崇和思念之情,更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环节。今年的端午节虽然与往年有些不同,但各种活动和食品依然丰富多彩,希望人们在这一天,能够沉浸于这种独特的文化和风俗传承中,感受到这种民族精神的伟大和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