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于银河系内外的流浪小行星会撞击地球吗(银河系有人类存在吗)

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存在于银河系内外的流浪小行星会撞击地球吗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四颗小行星飞越地球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存在于银河系内外的流浪小行星会撞击地球吗小行星飞掠地球发生的概率高吗你怎么看价值50亿美元的小行星飞越地球,人类有机会开采小行星吗

这要看我们的防御措施做得怎么样了,毕竟如果我们能在它撞击之前就灭了它,这个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

不过这又牵扯到另外一个话题:我们要如何摧毁一颗危险的小行星呢?

为了应对这种可能发生的撞击,有人提出了用核武器击毁小行星的方案。但其实,地球上所有积累起来的核武器只够用来炸毁一个直径9公里的小行星,而且得准确地击中中心才行,此外,在宇宙中进行核爆炸的后果也难以预料。

因此,我们必须考虑其它对付小行星的方案,有人曾提出使用激光或铅锭。

Apophis(阿波菲斯)是天文学家已知的近800颗具有潜在威胁的小行星之一。

近几年,科学家预计它将在2029年与地球擦身而过,2036年撞击地球。如果击中地球,将产生相当于11万颗原子弹爆炸所产生的能量,等同于整个纽约市及其周围区域的地方都会瞬时毁灭,如果它撞击在海洋中,那么将引起毁灭性的海啸,比2004年印度洋大海啸更猛烈。

美国宇航局准备在“阿波菲斯”2029年飞临地球时,用“引力拖车”将其引开,在2029年小行星经过地球附近时,只需发射一枚约1吨重的“引力拖车”飞船,就可以改变这颗小行星的运行轨道。

根据天文学家计算,“阿波菲斯”这次飞越地球,其运行轨道将因此发生微弱的变化,但当它2036年再度返回时,与地球相撞的可能性非常小,只有1/5000的可能。

这些方案都有一个前提就是我们能我们能监控对地球有威胁的小行星。也就是说,首先能发现这些危险分子,进一步得还能分析它们的轨迹。。而这一点其实随着探测技术的发达,也越来越不是问题了。

那么,我们要如何发现一颗对地球有威胁的小行星呢?

这就要提到我国有着“地球哨兵”之称的1.2米口径近地天体望远镜了,它现在坐落于紫金山天文台盱眙天文观测站,地处铁山寺国家森林保护区,由于周围没有城市型生活区及大型工厂等,因此具有比较理想的夜天光条件,远离城市,远离灯光。

根据当时选址时的测量结果,夜天光下V星等为20.78等,B星等为21.38等,视宁度(指望远镜显示图像的清晰度)小于1角秒。

该天文观测站是我国天体力学的实测基地,主要从事太阳系天体和人造天体动力学的实测研究。已经装备的望眼镜为改正镜口径为105cm、球面主镜口径为120cm的近地天体探测望远镜,以及其它一些小型专用望远镜。

近地天体探测望远镜的类型属于施密特望远镜,在国内同类型望远镜中首屈一指。该望远镜2006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主要用于搜索发现可能威胁地球的近地小行星,保卫地球安全,同时开展其它太阳系天体的实测研究。

就在近日,该望远镜成功探测到名为“2009ES”的近地小行星,也是我国首次探测到其真身。

“2009ES”是近地小行星的一份子,它的轨道与火星轨道距离最近时仅有0.0012个天文单位(约合18万公里)!而地球到火星的距离最近约为5500万公里,一旦它受到火星的引力影响而变轨,那么紧挨着学习更多十二星座分析 知识请关注:wWw.tiAnxinGgu.cOm〖火星的行星——地球就会“有危险”了。

当然,变轨的可能性也是有两种,或者远离,也或者是靠近。

那么,什么样的小行星才会成为“危险分子”呢?

这里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小行星带?

小行星带是太阳系内介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密集区域,由已经被编号的120437颗小行星统计得到,这个小行星“生活”的温床是由50多万颗小行星组成的,如此多的数量我们称之为“主带”,很多人也习惯将其称作“小行星带”。

这么多小行星为什么能被凝聚在同一个地方,而不是四处乱窜呢?原因就是,这些小行星除了受到太阳这颗恒星的万有引力,还极大地受到木星的万有引力的影响。

而所谓的“近地小行星”,只看字面意思就非常好理解了,“近地”即指其轨道非常接近地球,它们是偏离主环带的较特殊群体。

据分析,大约是直径超过140米,与地球最小距离不足0.05天文单位(约740万公里)的小行星才会被列入危险小行星行列。

国际小行星联测网的信息显示,2009ES直径在150米-470米之间,距地球最近约为714.4万公里,这两个数据都在危险小行星的范畴。据了解,2009ES是美国亚利桑那州莱蒙山巡天计划于2009年发现的,此前,全球已有8个台站曾观测到它,而这次的发现则是我国第一次追踪到这颗“危险分子”。

根据国际小行星中心网站最新发布,通过全球联测,目前科研人员已发现1640颗“潜在威胁近地小行星”。

图片来源于NASA

早在6500万年前,称霸地球长达1.5亿年的大型动物——恐龙突然消失了。针对恐龙的灭绝,天文学家就猜测有两种可能的原因:

一是超新星的爆发,大约相当10^24颗氢弹能量导致了恐龙的灭绝;

二是小行星撞击。

1978年,美国天文学家路易斯·阿尔瓦雷斯猜测有一颗小行星撞击冰岛,而这次的撞击相当于100万亿吨TNT炸药的能量,如此剧烈的撞击导致了恐龙的销声匿迹。

小行星掠过地球的概率非常高

在宇宙中有着许多天体,而有很多天体因为体型较小,并且会没有目的的四处飞行,人们把这样的行星归类为小行星,在太阳系中的小行星数量是十分庞大的,而地球拥有着比较强大的重力,在无数小行星从地球旁边飞过的时候就会被地球的引力所捕捉,然后改变航向,最终飞向地球,所以地球面对小行星的撞击是十分平常的事情,但是没有对地球造成伤害,其中则是因为地球有着自己独特的保护措施。

地球拥有着自然的保护措施

面对每年无数的小行星掠过地球,地球自身也有着保护措施。首先地球有一个“带刀侍卫”月球,月球作为地球的卫星不仅仅控制住地球的潮汐和重力,同时也为地球抵挡住了大部分的陨石撞击,许多原本要撞向地球的陨石都被月球的引力所吸引,最终撞向了月球,所以才导致月球表面坑坑洼洼;同时地球的大气层也是保护措施,小行星在撞向地球的途中会经过大气层,小行星和大气层进行高速摩擦会产生高温,这些高温热能就会让小行星熔化消失,大一些的小行星会被分解成为对地球没有危害的陨石,从而保护地球的安全。

人类也有一定的打击能力

地球没有因为小行星受到伤害不仅仅是因为月球和地球自身的保护,同时人类文明也有着对一些小行星的打击能力。现在全世界都在组建小行星近地防御系统,我国最近也宣布组建,就是通过计算机检测小行星飞行轨迹,一旦发现小行星要撞向地球就会发射导弹或者核弹对小行星进行攻击,将小行星瓦解在外太空,以此来保护地球不受小行星攻击,所以不是没有小行星撞击地球,而是有足够多的保护措施。

NASA发现一颗比埃菲尔铁塔还要巨大的小行星,总直径达到了330米,这颗小行星会以每小时23700公里的速度飞越地球。

虽然这颗小行星并不会撞击到地球,但是根据NSAS的探测,这颗小行星具有丰富的铁、镍、钴金属,预估价值接近50亿美元。

这颗小行星一直以来都在受到关注,也是很多太空采矿计划的目标物之一,日本隼鸟号探测器原计划采集这颗小行星的样本,但最后选择了其他小行星。

价值50亿美元的小行星,人类有机会开采吗?

这颗价值50亿美元的小行星,是20年来距离地球最近的一次飞越,之后的2031年、2050年、2060年会再次靠近地球,根据目前的轨道预测,2060年这颗小行星距离地球仅有三个地月距离,也是人类开采太空矿石的最佳机会。

太阳系中充满了大量的小行星,其中很多小行星拥有丰富的矿石资源,NASA的小行星库中,收集了大约60万颗小行星的数据,其中很多小行星具有充足的金属资源,一颗小行星的金属资源,甚至要比整个地球的当前储备量还要多。

太空采矿,与采集小行星样本的行为类似,都是从小行星上面采集需要的物质。

目前科学家采集小行星样本,主要通过小行星爆破,让小行星表面掀起尘埃碎石,之后利用探测器收集漂浮在空中的尘埃和碎石,完成样本的采集。

利用相同的方式进行太空采矿,整体效率会偏低,而且无法有效采集资源,绝大多数的资源会漂浮到太空浪费,而且开采成本较高。

因此科学家希望可以研发出来更加高效的采矿探测器,可以快速从小行星上开采矿石,但是进入太空开采矿物,就需要从地球发射采矿探测器,并且需要重新返回地球,目前太空发射的成本依旧很高,可能会降低太空采矿的价值。

既能利用太空资源,又可以节约采矿成本,这才是科学家追求的事情。因此科学家希望未来人类可以利用小行星资源,直接用于太空建造。

宇航员可以直接在太空采集资源,用于自身的建设需要,从而节约太空发射成本以及太空运输成本。

小行星——既是资源,也是潜在危险:

太阳系中有很多小行星,这些小行星对于人类来说,都是未来的太空宝藏,很有可能成为人类探索太空的“奖励”。

但是小行星同样也是潜在的危险,地球附近存在风险的小行星数量非常多,随着人类太空探测能力的提升,对小行星防御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NASA已经发射小行星防御卫星,尝试撞击改变小行星的轨道。

中国也对小行星防御进行了计算,可以通过23枚长征五号火箭,彻底改变小行星的轨道,保护地球安全。

总结:

小行星是太空的巨大宝藏,人类利用太空的最佳方式,就是从太空获得资源,建设太空。太阳系中,可以采集到很多金属矿石、燃料资源,从而帮助宇航员快速建设太空。

然而小行星除了是资源,也是一种威胁,在建设太空的同时,我们也需要警惕近地小行星,及时保护地球家园!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