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起名字的时候有名、字、号。它们都是代表什么意思(古代人起名字有什么讲究)

关于古代人起名字的时候,有名、字、号。它们都是代表什么意思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古人测命时有哪些讲究呢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古代男子的冠礼有哪些讲究,二十弱冠这个说法从何而来古代人起名字的时候,有名、字、号。它们都是代表什么意思古时候的女人是怎么生小孩的,都有哪些讲究呢

“从那儿时哭啼,嬉笑也要并蒂,一同摇曳的纸鸢落地,而后佳人及笄,少年行加冠之礼”。在这句歌词中提到了“佳人及笄”与“少年加冠之礼”,这里的及笄与加冠之礼指的是我国古代男子与女子的成年礼,女子成年要举行及笄礼,男子成年举行的是冠礼,对古人而言,成年礼绝对算得上是他们一生中极为重要的礼。今天来为大家介绍男子的成年礼-冠礼。

冠礼,也称弱冠,在唐《孙颖达.正义》中有:“二十成人,初加冠,体犹未壮,故曰弱也。”

指的是古人二十岁举行冠礼表示成年,但是身体还不够强壮,因此称为弱冠,后来人们也用“弱冠”来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

冠礼,除了弱冠之外还有成丁礼这个称呼。我国在氏族时代就有成丁礼,氏族用各种方式测试成年男子的体质和生产、战斗的技能,以确定能否成为氏族的正式成员,这种仪式流传到周代经过儒家的改造成了冠礼。

在周朝制定礼法后,规定汉族男子十五岁就开始束发,将头发扎成一束,但是不戴冠。

如果披发会被认为是一种不文明的表现,只有夷狄等少数民族才会出现散发或者编辫子的情况,我国只有在南北朝时期,才会出现半束发,但是出现的时间很短。而在男子成年之后就会举行冠礼,束发表示成年。

冠礼起源于周朝后延续至清末民初,在我国古代男子二十岁正式成年,要行冠礼。

而冠礼不只被官家子弟与普通百姓重视,在皇家也极为重要,皇子只有冠礼之后,才能早日执掌朝政,在电视剧《鹤唳华亭》中就有皇太子萧定权行个加冠礼的情景。

举行冠礼的仪式是非常讲究和慎重的,在行冠礼之前冠者父亲要通过占卜挑选良辰吉日,邀请其同事、亲朋好友来参加冠礼。

在冠礼前三天冠者父亲需要再次进行占卜选定加冠的正宾,并祭告天地祖先,皇家的冠礼一般选择在宗庙进行。

冠礼进行时,头发需要绾髻,全束起来加上发冠,冠礼的主持者并不是冠者的父亲,而是由族内德高望重的长辈为即将成年的男子进行三次加冠,第一次授予缁布冠,缁布冠为冠礼专用,以后并不佩戴,加缁布冠是为了教育青年人不忘先辈创业的艰辛,意为男子有参与国家政事的权利。

第二次授予皮弁(bian,四声),皮弁用白色鹿皮缝制,搭配朝服使用,地位比缁布冠尊贵,意为具备武技,主要用于征伐、狩猎,所以加皮冠时,往往佩剑。第三次授予爵弁,爵弁颜色与赤而微红的雀头相似,因而得名,爵弁是协助国君祭祀等庄严场合使用,因此地位最尊贵,加爵弁意味着拥有祭祀权,将家族振兴的义务交到了年轻男子的手上。

古语“三加弥尊,加有成也”,指的就是冠礼的三次加冠,暗喻冠者的德行与日俱增。加冠礼寓意着从此成年,开始担负起社会责任,可以参政、从军、代表家族,具有深刻的人生教育意义。

不过举行冠礼不一定必须在二十岁,很多时候是可以提前的,尤其是在皇家。

前面提到举行冠礼对于皇室子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举行冠礼皇子才有参与政事的权力。皇室权力斗争屡见不鲜,因此为了争夺政权,很多情况下都会提前举办冠礼。

例如汉武帝刘彻在十五岁就行冠礼,后元三年(即公元前141年)汉景帝刘启病倒,将不久于人世,因此他为十五岁的太子刘彻提前举办冠礼,为的是让刘彻能够即位亲政。除汉武帝刘彻之外还有鲁襄公十三岁加冠,万历帝长子朱常洛十五岁加冠,宋高宗赵构十六岁加冠。冠礼意义在于男子就此成年,可以担负责任,因此提前举行冠礼也是常有的。

冠礼除了加冠还有一项很重要的仪式,就是取字,一般由师长,长辈起取字。

在现代,别人询问名字,指的是人的姓氏和人名,而在古代,名字指的是姓名与表字。

在我国古代社会,名是个人符号,古人称呼自己用名,外面的人称呼用字。字一般是“名”解释与补充,与名是相互表里的,因此字也称“表字”。

古人认为在成年之后直呼其名是不礼貌的,因此取一个字方便别人称呼自己。古人取字一般是在成年礼上,在《礼记曲礼》中就有记载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指的是在古代不论男女都会在成年礼上取字,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人称呼他。

古人特别重视礼仪,在人的名、字的称呼上是十分讲究的。在称呼不同辈分的人时,称呼也不同。受尊卑思想的影响,对同辈或者下属只许称尊长的字而不能称其名,否则就是大不敬。

因此在古代指名道姓、直呼其名是一种很不礼貌,甚至是一种让人觉得冒犯的行为。那么为什么现代人都不再区分名和字了呢?因为冠礼取字一般是古代有身份的人才有的仪式,普通的百姓是不注重这些的,因此冠礼取字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古代封建社会的阶级划分。在辛亥革命之后,一些思想先进的人打破阶级壁垒,倡导人人平等,因此人们就渐渐不再取字了。

随着历史的发展,冠礼已经慢慢淡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但并不是就此消失了,在一些地方还保留着冠礼习俗。在潮汕有些地区就保留着“出花园”的习俗,即表示孩子十五岁,已经长大成人了。

虽然冠礼的仪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简化,但是举办成人礼依旧是每个人一生中的大事,在现在冠礼的含义有所改变但是不变的是都意味着我们已经长大成人,将会慢慢步入社会,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冠礼不只是一个仪式更是包含着家人对孩子未来的期许。

古代人的名代表姓名中姓氏后的名字,例如:屈原,名平。

古代人的字指表字,根据记载,古时男子20岁时取字,女子许嫁时取字。如孔丘字仲尼,司马迁字子长,李白字太白。

古代人的号指中国古代人于名、字之外的自称。如苏轼字子瞻,别号东坡居士。号多为自己所起,亦有他人所起。与名、字无联系。

扩展资料

古代人的名是成年前的称呼,字则是成年后步入社会时的称呼。中国的这种名、字双轨制早在周代就已经形成。古人的名,主要用于自称;古人的字,主要用于他称。古代婴儿出生满两个月就要命名。

《礼记》中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这是因为古代男子二十岁时行结发加冠之礼,以示成年,开始取字。女子十五岁结发加笄(束发的簪子),作为成年的标志,可以取字。

一个人成年后,由长辈原先为其取的名已不便在社交场合中被人指名道姓地径直称呼,应另外换一个平辈或晚辈可以称呼的新名,否则被视为无礼。因此,以字相称,表示尊敬。

除了名、字以外,有些古人还有号。一些中上层人物特别是文人墨客,往往热衷于以住地或志趣等为自己取号。由于别号是本人所起,不像姓名受到家族、行辈等限制,因此“号无定法”,可以抒发个人的志趣情怀,以“自鸣其志”。

别号中常见的“居士”、“山人”等就是为了表达超俗脱凡的志趣。如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晚年号“六一居士”,是以家藏一万卷书、一千卷金石遗文、一张琴、一副棋、一壶酒,加上他本人一老翁共六个“一”而取名。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陋室前后有五棵柳树,他就以“五柳先生”为号。

虽然春秋时期已有称号的现象,但宋代才是号的大普及时代。明清时期,士人取号之风特盛。清末民初以后,字与号逐渐被笔名、艺名所取代。

各朝代命名特点:

1、商人喜欢以干支命名

商代帝王,包括一部分臣民多用干支命名。商王命名,直至亡国之君纣(帝辛),均以干支中的一个字作为名号,如天乙、太丁、外丙、中壬……这种以甲、乙、丙、丁等为名号的商王有三十一人之多。

2、汉人盛行取单名

汉代人取名洋溢着昂扬自信的进取精神,从中颇能反映出西汉时期的社会心态。“奉世”、“定国”、“广汉”、“辟疆”一类的人名颇为流行,以“勇”、“武”、“霸”、“起”、“雄”等字为名的也很多。

东汉以后,儒家思想深入人心,儒家崇尚的忠、孝、礼、义等观念广为传播。以这些字为名字的现象也广为盛行。

进入东汉,特别是三国和魏晋时期,单名十分盛行,绝大多数人名均用一个字,特别突出的是三国时一大批人名,如曹操、刘备、关羽、张飞、赵云、黄忠、孙权、周瑜、鲁肃……

3、两晋南北朝人名“之”字多

西晋以后,儒家经╔浏览更多星座知识内容请关注:wWw.xZgou.cc",}.]"学走向衰微,曹魏时兴起的玄学盛行,成为显学,老庄哲学为人们所津津乐道。魏晋名士以崇尚虚无、空谈名理为风气,并成为魏晋南北朝流行的社会思潮。反映在人名上,这一时期的人名或字中多有“元”、“真”、“道”、“灵”、“玄”一类的字眼。

据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考证,“之”字是五斗米道中用于道徒名字的暗记,因此笃信其道的门阀世族遂把“之”字作为人名,形成一时风尚。最典型的是有“书圣”之称的王羲之家族,用“之”字最多,信奉五斗米道最笃。

王羲之本人喜与道士交接往返,他五个儿子均以“之”字命名,即玄之、凝之、徽之、操之、献之。徽之的儿子叫祯之,献之的儿子叫嗣之、静之,祖孙父子均以“之”字为名,并不避讳。

南北朝时期,也有不少人仍沿袭旧风,以“之”字为人名,如著名科学家、发现圆周率的祖冲之,以才绝、画绝、痴绝著称的东晋大画家顾恺之,为《三国志》作注的史学家裴松之,著有《洛阳伽蓝记》的杨炫之等,不胜枚举。

4、唐代人名爱称排行

唐代以后,人名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现象,即当时的人们多以行第相称。行第,本指家族内子弟的排行次第,即按同祖父的兄弟或同曾祖父的兄弟排行,民间称之为“大排行”。

以排行作为家内的称呼,早在魏晋时已有先例,隋唐之际,渐成风气。无论是家人朋友、高低贵贱,无不以论称排行为高尚,以至于形成唐代社会的风尚之一。

宫廷之中即以排行相称,如唐高祖李渊之子,李建成称大郎,李世民称二郎。帝王之家如此,公卿间也以排行相呼,玄宗时的权臣李林甫被人呼做十郎。

5、宋代起名以老为美

宋人取名的一个特点是喜欢使用“老”、“父”、“翁”一类表示年长老迈的字作为人名,既说明当时人们企慕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也流露出以老为美的社会风气,与宋代社会优礼老人不无关系。

宋人还喜爱用五行作为序辈取名,取五行相生之义。如宋代大儒朱熹,从他的父亲朱松开始,朱家一门五代取名依次以“木、火、土、金、水”做名字的偏旁,以应和五行相生之寓意。

朱松的“松”字是“木”字旁;朱熹的“熹”字下面的四点是“火”形;朱熹之子朱在,“在”字内有“土”字;朱熹之孙朱鉴,“鉴”字内有“金”字;朱熹之曾孙朱潜,“潜”字是“水”字旁。朱氏一门五代,取名按五行排列,次序井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名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表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号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古代名、字分指宋代起名以老为美

蹲着生、站着生,古代女人不躺床上生孩子

「夫人,用力、用力,看到孩子的头了!」产妇躺卧床铺,产婆不停掀开厚被检查。这样的临盆场景,我们常在中国古装剧见到。但如果比对医书文献,画面也许有点bug——古代妇女最寻常的分娩方式并非平躺床铺,而是半蹲在地面、上身直立着生孩子。

「古时妇人产,下地坐草,法如就死也。」从南北朝医家的这段话就能看出,女人分娩不仅性命攸关,而且是离开床榻、下地蹲坐着生产。地上会铺草堆或兽皮,一方面避免婴儿落地受伤,另方面也防止血水弄脏屋舍,触忌犯神。

然而,生产是穷尽气力的生死马拉松,蹲踞垂直的姿势好施力,却很难支撑十数个小时。正因如此,产房内便需要数名「抱腰人」(又名「看产人」)帮忙。这些女性助产者一人站在产妇背后,环抱撑住她的腋下,让产妇能安心倚靠;另一人则在产妇身前,准备迎接新生儿。古书里罕见临盆一词,「分娩」也是宋代以后才较常用,1500年前的人若说「抱腰」,就代表要准备替妇人接生了。

只是,生产如此辛苦,为什么古人不在松软舒适的床上呢?

专家推测,方便产妇用力、胎儿顺行,应该是主要原因。此外,从唐代以前的文献看来,床高可达数尺(一尺约23公分),南朝便曾有孕妇想流掉孩子,「自床投地」无数次。设身处地试想,对大腹便便的孕妇和协力抱腰的产婆们来说,躺在高床上生产,恐怕不是最佳选择。当然,物质条件也可能需纳入考量。古时生活不如现代优渥、方便,上网采购24小时送到家,床榻等家具远比今日珍贵,若被大量血水浸透就报废了。

逐月养胎,古代也有「孕妈咪食谱」

生育,不仅是女人九死一生的大事件,对男性社会来说,也是传宗接代的关键时刻。从汉朝起,医学对女性身体的照护明显聚焦在「生育」,怀胎、分娩、产后,都有调养建议与禁忌规范。

「大约在5-7世纪之间,这些持续积累的知识开始被归纳整合。在性别化身体观的基础上,渐渐趋向一致标准,奠定了中国妇产医学在宋代独立成科。」

例如,汉代医圣张仲景建议孕妇常服「当归散」。南朝医生主张怀孕7个月服用以丹参、人参、当归等调制的「丹参膏」,帮助顺产;但北齐徐之才却说「丹参膏」太过滑利,应该到10月再吃。唐代孙思邈采用了徐之才的说法。到宋代,怀孕7月服用滑胎药的说法,就不再流传了。

养胎有大吉,自然也有大忌。中国经脉观于汉朝后确立,医书也会提到怀胎逐月须避免的扎针穴位,以免不慎流产。

不吃酱油、不听恶言,胎教传统渊远流长

多吃什么小孩皮肤好,少碰什么胎怀得稳,历来有各式各样的经验传承,让许多现代准妈妈压力沉重──妈咪不孤单,这种烦恼古代产妇也有。

古代医方记载的不只草药、针灸,还有今日看来的迷信偏方。因为在前科学文明的时代,「方」即为除疾保命之道,草药是一种方、避鬼神也是一种方,都是为了护佑产家和产妇平安顺遂,故而记载在医方中。

以下这些,医方也有。

孕期不宜吃酱油,孩子皮肤会黯黑。不要吃姜,以免生出似姜形、有六根指头的小孩。想生儿子,就多看雄鸡虎豹、耍刀弄剑;要生女儿,不妨戴耳饰、串珠子,玉佩响叮铛。若期望孩子乖巧善良懂礼貌,注意了,肉块割不正不吃,坐席不正也不坐,非礼无视、勿听、勿言──因为孕妇耳濡目染,经由「外象内成」,孩子也会受影响。

谁说古人和我们差很大?今日人们习以为常的「胎教」,一千多年前就已被写入医方,存在古人的生活世界了。

古书提到的,「这些养胎之道貌似不『科学』,其实反映了中国『气的身体观』。」

当时的人以「气」理解世界,天地蕴含气、人也以气为生,气在万物自然间流通,与我们的身体相互感应。外在丑恶或美善的人事物,其形、其气会通过母亲身体,影响胎儿。于是,便有士人这么说:「诸生子有痴疵丑恶者,其名皆在其母。」小孩的品质,成为评断孕妇言行举止的判准。

妈妈心里苦,古今皆同啊。

以前,生产还要看方位

从安胎、养胎到胎教,都是为了让产妇不只好生,而且生得好——「求孕、求男、求好男」,毕其功于一役。

这一役,来到最紧要的决战关头「临盆分娩」。

产家须提前准备场地,可能是屋中某一个房间,或者另外搭设产庐或产帐。产房的位置并不是随心所欲,而要按照生产月份配合方位,趋吉避凶,以期顺利平安。例如,「正月,天气南行,产妇面向于南⋯⋯大吉也。」

这一整套时间、方位相应的吉凶论,背后同样蕴含着天人感应观,时间、空间、人彼此相互影响。医书中便出现「产图」,正月、二月、三月⋯⋯,让产家根据分娩当月的产图,准备生孩子的每个步骤历程。

到了待产时刻,抱腰人(助产妇)已随伺在旁,陪伴安慰产妇,帮助按摩放松,产妇可或坐、或卧、或走动,舒适为主。何时开始发力?现代医疗用「开几指」为标准,古代判断依据则是「有多痛」。过早用力,很可能体力不济;须等到产妇痛得不得了「腹痛连腰嵴」,代表已接近临盆,才能开始下地坐草使劲。

整个产程即使顺利也要十几个小时,产妇蹲坐分娩、抱腰人一前一后助产。如果人手不够或产程过长,就需要辅具上场,例如日本江户时代的古装剧里,用衣带悬梁、绑缚在孕妇手上,或者垂吊横木,帮助她倚靠用力。

孩子生下后,古代汉医赶快抱走、不给妈妈看

孩子平安降生后,又是什么情况呢?

古装剧里常这么演:产妇费尽气力生下宝宝,虚弱急切地说:「快把孩子抱来给我瞧瞧。」历史现场的实况不得而知,但若从古代汉医的观点,这个流程却是「大误」。

产婆此时须把孩子抱开,也不可透露婴儿的性别,以免不合期待,让母亲心神受创。因为即使顺利生下宝宝,这场生死马拉松仍未到尽头。血崩不止、胎盘未排出、恶露不尽,皆为重重险关,所以产后3日须密切注意产妇的性命安危,3日到7日也还在观察期。直到确定没有致命的病变,警报解除,便可开始滋补调护,不过也要到30日后才能正常作息,就像现今熟悉的「坐月子」一样。

医书由男性撰写,陪伴产妇的女性只能被称「三姑六婆」

但生产一定有风险,若不幸遇上难产,除了用汤药催生,医书中还曾留下看产人「神之手」的纪录。

由于产妇胎位不正,胎儿的手先产出,稍不慎便可能难产而亡。所幸产婆把胎儿推回产道,又按摩转正胎位,最后终于平安顺产。

类似的纪录并不少见,古代希伯来文献中就曾记载功力高超的产婆,以此接生难产双胞胎。汉唐间的医书也说,若胎儿手先伸出来,可将其推回重新生过。有意思的是,医书指示推回之前,可在其掌心写下父亲的名字,威吓一下,「让逆子改邪归正」。

「男性医家强调的是父权感应,但从这个记载可推测,当时的助产者可能具有急救难产的临床技术。」李贞德分析:「整个生产过程不会有医者在旁,看产人其实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

然而,医书由男性撰写、收录、建立医疗知识系统,这一群默默提供产妇支持的助产女性,难登「大雅之堂」。漫长历史中,她们只属于传统三姑六婆之一,没有医者之名,没有话语权,却可能是真正实践、传授产育知识的专业者,陪伴妇女度过生死难关。

关于古代人起名字的时候,有名、字、号。它们都是代表什么意思,古人测命时有哪些讲究呢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