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厉九月十三(农厉四月十三)
农历九月十三,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气——秋分的日子。根据农历,这一天恰好是秋分时节,太阳直射赤道,昼夜平分,意味着秋季正式进入到了中期。 秋分这一节气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节日。从气候上看,这一时期天空晴朗,秋高气爽;而从农事上看,这一时期也是收获的季节,农民们开始收割水稻、玉米等农作物。在这个时节,人们更容易感受到“天高云淡,水净山明”的秋景,远处山间金黄色的稻田熠熠生辉,地上铺满了五颜六色的果实,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这是一派丰收的景象。 除了收获之外,秋分也是一个重要的祭祀日。古代人们会在这一天祭祀祖先、祷告风调雨顺,保佑自己的家庭太平安康,祈求丰收和幸福。现在,虽然祭祖的风俗渐渐式微,但是在许多地方,人们依然会在节日里制作各种各样的食品、花炮,喜庆祥和,气氛浓烈。 值得一提的是,农历九月十三这一日子还有一个别名——“寒蝉鸣秋”。寒蝉是一种蛩螽,在人们印象中,寒蝉的声音总是会让人想到秋天。每当秋分过后,昼夜渐渐变得寒冷,绝对安静的夜晚,你会发现你的眼中只能看到满天闪烁的星光,而耳朵里则会响起悠长的蝉鸣,听起来像是在虚空中响起的低吟悄语。 细数农历九月十三的特别之处,我们会发现:这一节气既有鲜明的农事特征和节日庆祝氛围,同时也在民间传说和天文现象中留下深刻的印记。作为与夏至、冬至、春分并列的农历四大节气之一,秋分的到来,意味着人们迎来了秋季的全面到来,从这一天起,人们便可开始享受秋季独有的美好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