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外门廊
小院外门廊,是很多老北京胡同里的常见景象,站在门廊下,才能看到这扇家门后的生活。门廊是这座房子的连接与过渡,它是传统的北京院落建筑形式之一。
当我来到了北京,第一件让我感到新鲜的就是胡同里的小院外门廊。每当我路过这些小院,都会感到家的温暖和生活的真实。家门前的门廊,不仅是庇护风雨的避难所,也是人们与外界交流的重要场所。在炎热的夏天,门廊遮蔽阳光和雨水,在夜晚,家庭成员或邻里邻居们坐在门廊下唠家常、聊天打闹等,相比于四合院中的偏堂、厢房,门廊显然更加开放、自在随和。
在家门前广场上,从一个拐角拐到另一个拐角,会在不经意间看到一扇扇小院的家门,那些门上的绿植、风铃、柴门伴随着淡淡的情调,在这疾走的大都市中,让人能在这里不着急地逗留片刻,慢慢地体味这门廊背后居民的生活状态。
在胡同中,这些门廊别有情趣。有好些是清代或民国建筑,左右对称式的富丽堂皇;也有现代化风格的设计,简洁明亮靠近大街,则可以观察到北京不同年代的文化与建筑风格的变化。
在小院外门廊的入口处,往往会看到饰有四季花木、门神和对联的门框,在富丽堂皇、考究大气之外,还有一则寄托家庭和谐美满的寓意。门口的小漆盆中,常常会种几株草花或小盆景,在日光下闪烁着老北京文化的气息。
坐在门廊下,有时会听到天鹅湖、钢琴协奏曲、穆斯林古兰经等音乐,也能嗅到这一家的烤肉、煮汤、酿豆腐、烧山药等家常味道。或者是喝一杯淡淡的茶,看看小区里的过路行人,享受宁静、闲逸的时光。这时,已经感受到了老北京的特色文化气息。
而这样不似华丽却朴实的门廊,反映了老北京胡同深厚的人情味。它凝聚了家庭成员的生活习惯与情感,是一种“居”与“乐”的生活形态。在老北京街巷里,让我们融入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散发着温度,让城市这个单调的世界多了几分灵魂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