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禅意
“无”是最有禅意的一个字。它表达的是一种虚空、无限、超越的状态,是寻求真正自由与解脱的启示。如果我们学会了“无”,很多问题就不是问题了,很多困扰也就不存在了。
禅师让学生感知“无”,让他们认识到世界本来就是一个空无的存在,一切都是相对存在的,只是我们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而已。我们看到的所有事物,包括我们的身体和一切自然和人造的事物,都是可以看做是“无”的,它们都是虚幻的,不是我们真正的本质。当我们认识到这个真相,我们就可以远离烦恼和困扰,得到安宁、喜悦和自由。
在禅宗中,“无”也是融合与超越的象征。它既指“无我(无自我)”,意味着没有个体的存在,也可以指“无常”即物质世界、感官世界、自我身份、感受、念头,在各个方面都是变化的和不稳定的,这一点与《易经》中说的“天下无常,至道无形”不谋而合。此外,“无”也表示了“无恐惧”,这是因为如果我们认为“一切都是相对的,没有必然的存在”,那么我们将不再害怕失败和死亡。
禅者认为:“不是一切都是,也不是一切都不是”,我们能够在“无”中找到平衡点。在人生之旅中,我们应当如此行使自己。在禅宗中,禅修是达到“无”的路径,通过有意识的冥想和修习,不断地冲破自我的界限和烦恼,达到精神解放。它被认为是心灵成长中的重要一环。
到底要如何做到无呢?方法之一是“观想”。首先,我们需要经常地停下脚步,思考自己的生命价值,这样可以了解自己的内心和身心状况。“无”不是指没有关系,也不是说不要施一定的行为,它是指在认识到所有事物的真相的基础上,我们要深入地去考量我们的行为、关系、感受,了解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并贡献自己的力量去改善它们。
其次,禅修是可以帮助我们达到"无"的。我们可以通过禅修,用冥想来缓解焦虑和压力,冲破干扰我们的各种困难和烦恼,营造内心的和谐与平衡,使得我们的生命更为充实和有意义。
总之,学会“无”并非一件易事,但是只要我们能够在日常生活和禅修中不断地练习,最终会感知到自己真正的自由和解脱,享受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