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腊月廿三是灶王爷下凡是什么样的风俗呢

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都说腊月廿三是灶王爷下凡,是什么样的风俗呢这个问题,腊月廿三是什么时候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都说腊月廿三是灶王爷下凡,是什么样的风俗呢腊月二十三至正月十五个节日的名称、习俗、来历是什么腊月廿三是什么节日呢,有什么习俗

腊月二十三是北方的小年,南方小年是腊月二十四。在这一天灶王爷会把人间的事儿向天庭汇报,所以为了让灶王爷多跟玉帝说自己家的好话,人们就在腊月二十三祭奠灶王爷,让他多跟天庭说好话,让自己家来年得到好运。

对于腊月二十三祭奠灶王爷的故事有很多版本,其中有一版本被广为流传。灶王爷在没成仙之前是一介平民,名叫张生。张生娶妻之后整日无所事事,每天花天酒地,终于有一天他败光所有家财流落街头。

有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里,看到前妻他羞愧难当,于是一头钻进了灶台底下被火烧死了。玉帝见他还有悔改之心,认为他不是无药可救,于是就封他为灶王爷,每年的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两天要上天庭汇报,在大年三十这一天再回到人间。

所以在腊月二十三、二十四这两天,人们会祭拜灶王爷,祈求来年家里有吃有喝,衣食无忧。

祭拜灶王爷的时候,人们会在灶台放上很多糖果、蜜饯、干草、豆子、秣还有对联。后几样是为灶王爷升天准备的,糖果和蜜饯是为了让灶王爷多说甜言蜜语。

在这一天南方会做糖瓜,糖瓜就是把糖做成瓜的样子。还会在这一天大扫除,把上一年积累下的霉运和厄运通通扫走,迎接下一年的祥和和喜气。大扫除这习俗还来自于一个传说,据说是灶王爷让人间在这一天大扫除,是为了把三尸神在人间做的记号都给扫掉,这样三尸神的计谋就不能得逞,玉帝不会降罪人间。

此外在小年这天人们还会沐浴理发,把自己打扮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以迎接新的一年。还有人们在小年儿还会贴对子剪窗花,以增加喜气。

1、忙年(小年)

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开始忙年,又称“小年”,小年并非专指一个节日,由于各地风俗,被称为小年的节日也不尽相同。小年期间主要的民俗活动有贴春联、扫尘、祭灶等。小年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其主要活动有两项:扫年和祭灶。除此之外,还有吃灶糖的习俗,有的地方还要吃火烧、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

2、年二八

年二十八除旧布新,清除旧的年红,有的地方年二十八开始贴年红。广东有一句俗语“年廿八,洗邋遢”,意思是说在农历十二月二十八日这一天全家人要留在家里打扫卫生,贴年红,迎接新年

3、除夕

(1)“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时值年尾的最后一天晚上((月大为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月小廿九日)。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月穷岁尽”,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谓之挨年近晚,人们都要除旧布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

(2)除夕是辞旧迎新、阖家团圆、祭祀祖先的日子。由于农历大月有三十天、小月只有二十九天,所以除夕的日期也就有廿九、三十的不同了,但是这一天常常不论是二十九还是三十,习惯上都被称为“大年三十”。

(3)大年三十下午,祭祖、吃团圆饭,年夜饭后有发压岁钱和燃灯照岁(或熬年夜)的习俗。

4、正月初一

(1)正月初一原名“元旦”,“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从正月初一开始便进入迎禧接福、祭祀神祖、祈求丰年主题。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送旧迎新。

(2)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正月初一凌晨拜神,下午祭祖。多地方有正月初一早上吃素的习俗。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恭祝新年大吉大利。

5、正月初二

(1)大年初二开年,拜神,开年饭。这天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但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

(2)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儿,当姑母的必须再掏腰包,尽管在初一日给压岁钱时已经送了,可这一次意义不同。这习俗,潮汕人称为“食日昼”。顾名思义,仅仅是吃中午饭而已,女儿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占书》中说,正月初二是“狗日”。

3、正月初三

大年初三又称赤狗日,与“赤口”同音,通常不会外出拜年,传说这天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不过这个习俗早已过时,因为现在人们难得春节团聚,对此已经淡化许多。

4、正月初四

大年初四是祭财神的日子,迎神接神。《占书》中,传说正月初四是女娲造羊的日子,故称“羊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不能杀羊,如果天气好,则意味着这一年里,羊会养得很好,养羊的人家会有个好收成。

5、正月初五

(1)正月初五,按民间习俗是五路财神的生日,因此要迎接财神进家,保佑自家新的一年财源滚滚、年年有余,同时自然也是送走“穷”的日子,故有“送穷出门”一说。

(2)同时,这一天又俗称“破五”,意思是之前几天的诸多禁忌至此就结束了。传说正月初五是“牛日”,俗称破五。北方民间有吃饺子的习俗,寓意着招财进宝。

(3)古时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新嫁女子在这一天归宁。破五习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穷,迎财神,开市贸易。

6、正月初六

正月初六是“马日”,叫六六大顺。这一天,每家每户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这叫送穷鬼。大年初六也是启市日,商店酒楼才正式开张营业,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亚于除夕的境况。

7、正月初七

(1)初七是人日,即人的生日。《占书》说,由初一开始,上天创造万物的次序是“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所以初七就是人日。

(2)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此外,还有登高赋诗的习俗。

(3)唐代之后,更重视这个节日,每至人日皇帝赐群臣彩缕人胜,又登高大宴群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气晴朗,则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

8、正月初八

年初八是开工日,派发开工利是,是广东老板过年后第一天上班首要做的事;利是利是,寓意着一年都能利利是是,大红大紫。传说╔浏览更多十二星座特征内容请关注:WWW.YuxiNgGu.COM´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这天天阴则年歉,天气晴朗则这一年稻谷丰收。

9、正月初九

(1)正月初九是天日,传说此日为天界最高神祇玉皇大帝生日,俗称“天公生”。有说“天公”就是“玉皇大帝”,道教称之为“四御”,是天界最高的神,他是统领三界十方诸神以及人间万灵的最高神,代表至高无上的“天”。

(2)主要习俗有祭玉皇、道观斋天等,有些地方,天日时妇女备清香花烛、斋碗,摆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苍天,求天公赐福。

10、正月初十

(1)正月初十,南方部分地区(如东边勇)有开灯的习俗,设开灯酒宴。河南风俗这一日家家向石头焚香致敬,认为“十”,谐音“石”,因此初十为石头生日,这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设祭享祀石头,恐伤庄稼。也称“石不动”“十不动”;午餐必食馍饼,认为吃饼一年之内便会财运亨通。

11、正月十一

正月十一“子婿日”,此日是岳父宴请子婿的日子。初九庆祝“天公生”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还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费,就利用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儿,民歌称为“十一请子婿”。

12、正月十二

正月十二,搭灯棚,花灯酒会,做斋头,做醮,标炮等。从即日起人们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选购灯笼,搭盖灯棚,做醮,标炮。有童谣云:“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

13、正月十三、十四

正月十三、十四,舞狮、飘色、游神、逛庙会。有传说正月十三是“灯头生日”,民间在这一天要在厨灶下点灯,称为“点灶灯”。

14、正月十五(元宵节)

(1)正月十五,习俗活动主要有赏灯、游灯、押舟、烧烟花、闹元宵等。元宵节的节俗非常有特色,节期与节俗活动,也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

(2)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新年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

(3)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闹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发展至今,烧烟花也是元宵主要习俗之一。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据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禁、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

祭灶的风俗,由来甚久。灶君,在夏朝就已经成了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记述春秋时孔丘言行的《论语》中,就有“与其媚舆奥,宁媚与灶”的话。先秦时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五祀为祀灶、门、行、户、中雷五神。中雷即土神。另一说为门、井、户、灶、中雷;或说是行、井、户、灶、中雷)。祭灶时要设立神主,用丰盛的酒食作为祭品。要陈列鼎俎,设置笾豆,迎尸等等。带有很明显的原始拜物教的痕迹。

都说腊月廿三是灶王爷下凡,是什么样的风俗呢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腊月廿三是什么时候、都说腊月廿三是灶王爷下凡,是什么样的风俗呢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