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一大重点,无论是生活中的住宅还是死后的墓地,都需要注意到风水的影响。关于墓地的风水问题,现在的人们似乎没有我们的祖辈们更为注重,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问题已经被忽视了,反而是出于更为理性的思考而得出的结论:以风水好的坟地后代未必就是好的。
新时代的人们更多地关注英雄的传奇故事、商业的成功故事等等,很少有人关心风水好坏,相对来说我们的祖辈们就相信这些“超自然”的力量。他们相信地势的平缓或高峰起伏会直接影响子孙后代的兴旺,这种信仰的根源在于中华文化中崇尚自然、强调生生不息的思想。
然而,现代风水大师的经验和学术回顾对于风水不只停留于宏观的认识上,还会考虑到微观的影响。和风水相关的微观管理指的是如何面对个体居室的环境问题及该如何才能提升居室的整体好处。换句话说,微观上的管理不仅局限于墓地,甚至波及了我们的生活和生命
以风水好的坟地后代未必就是好的,一方面是我们认为这个信仰被现代理性所取代,符号被逐渐削弱;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人类社会的变迁、人类知识的传递等一系列因素,风水是否影响子孙后代的兴旺变得更为复杂。
墓地风水问题在中国史上早有记载。明代宗教家陆琦在《风水论》一书中探究了风水在寺庙、墓地、居室中的影响,认为风水好的墓地可以让后代富贵,风水不好则难产生兴旺。如此,便有“鱼眼不高,吴山不隆”的说法。这个看似自然的现象,实则有着历史文化的背景,也可以理解为人类创造文明的历史演化。
近年来,墓地风水问题的热度有所降低,但并不代表它不重要了。相反,我们更需要从理性、现代化的角度去认识和处理这个问题。目前,风水大师们的技术也融入了现代科学,从而让居民更好地识别和管理居室的风水问题。
研究表明,墓地的风水会影响后代,但影响的程度或许已经失去了原先信仰中的那种强大力量。人类社会的进步与风水学科的发展产生了不可逆转的影响,既有传统文化的残留,同时也包括现代理性思维。因此,我们需要审时度势地看待风水问题,而不能因为过于信奉这个传统信仰,给孩子、家庭带来不必要的困扰和压力。
以风水好的坟地后代未必好,也许在某种程度上是对这个古老信仰的否定态度。但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不仅要接受这个传统文化的独特性,更要以更为理性的思考方式来看待和研究这个问题。 这样有助于自我认知、文化传承,同时也提升了个人对于生活的幸福感和生活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