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东南朝西北”这句话,是指建筑的朝向。它表明了建筑物的正门面向东南,反面则面向西北。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坐北朝南”是常用的朝向方式,这是因为受到了风水学的影响。风水认为房屋朝向要遵循阴阳五行的规律,北为阳,南为阴,所以最好把房屋正门口朝向南方。
但是,“坐东南朝西北”的建筑朝向也不少见。相较于“坐北朝南”的设计风格,它更多的是考虑了实际环境和建筑布局的需要。
首先,东南和西北的朝向可以使建筑所处的位置得到更好的利用。在中国南方,由于气候炎热,东南方向的阳光相对较强,建筑的朝向要尽量远离这种情况,以避免因为阳光直接照射而带来的不适。因此,如果建筑的朝向是东南,那么建筑的正门口应当筑在北面或者西北面。
其次,建筑物的布局也有可能导致建筑采用“坐东南朝西北”的朝向方式。如果一个建筑物的中庭朝着东南方向,那么建筑的西北方向通常不会造成遮挡,这样便于通风和采光。因此,在如此精致的设计中,“坐东南朝西北”成为了一个很好的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坐东南朝西北”的建筑风格也有很多的变种和衍生,不同地方的民居、宫殿、城市规划等等,都有独特的设计和构造方法。比如,山东的曲阜孔庙,南京的夫子庙,都采用了这种朝向方式来展示它们的建筑美学。在现代的高楼大厦中,也有一些建筑选择了类似的朝向方案。
总而言之,“坐东南朝西北”并不是传统建筑中的常见朝向方式,却逐渐成为了一种特殊的设计选择。这种朝向方式的出现,既是根据环境和实际情况出发的,也是建筑美学追求的一部分。带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建筑,正展现着它们独特的个性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