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坟墓上种松树”的做法,始见于日本。在日本,寺庙和公墓的旁边往往会种上许多松树,这些松树通常都是非常高大的,高度甚至可以超过20米。这些松树的种植方式与其他树木不同,它们是以坟墓为中心,最先在墓地周围种植而成。
为什么会在坟墓上种松树呢?这种做法并不是出于纯粹的美学需求,而是因为松树所产生的树脂可以起到保护坟墓的作用。由于树脂具有一定的抗菌性和抗水性,所以可以避免坟墓因为雨水的侵蚀而受损。这种做法维持了坟墓空间的美观和整洁。
除了从实用的角度考虑,种植松树在东方文化中还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松树是寒冬中唯一仍然青翠的植物,而它的枝叶在风雪中摇摆也是一种坚韧不挠的表现。由于这些特质,松树被赋予了“长寿”、“坚强”、“忍耐”等美好的象征意义。在坟墓上种植松树,则意味着寄托着对逝去亲人的深深祝福:愿逝者长寿、坚强,永远被人怀念。
与日本不同的是,中国人在坟墓上种植松树的做法不是很常见。虽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松树也被赋予了长寿、坚强、忍耐的象征意义,但种植方式上并没有特别强调。相比之下,在中国种植在坟墓周围的植物更多的是桧树、柏树等。
与其说“以坟墓上种松树”是因为实用和美学的考量,不如把它看作一种文化的传承。相信在未来,这种以坟墓上种树的做法会更多地被人们认可和接受。我们将以自己的方式去爱惜、维护和传承我们的文化。愿逝者得到春风吹拂般的新生,得到生命的永久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