戌时是几点到几点(申时是几点到几点)

各位老铁们,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戌时是几点到几点,以及戌时几点到几点的时间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戌时是几点到几点钟戌时是几点到几点戍时是几点到几点

19时至21时。

在十二时辰当中戌时是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19时至21时)。这段时间狗开始守门口。

古人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分为现在的两个小时,以十二地支来计时,具体化分为:子时:23-1点;丑时:1-3点;寅时:3-5点;卯时:5-7点;辰时:7-9点;巳时9-11点;午时:11-13点;未时:13-15点;申时:15-17点;酉时:17-19点;戌时:19-21点;亥时:21-23点。

古代劳动人民最初描述时间

主要参照显而易见的天象、动物生物钟和日常作息,比如鸡鸣、平旦、朝食、日中、人定等,后来逐渐改用授时设备读数来描述,后来也逐渐给这些授时设备读数配上了五行。

比如,给甲乙两字配上木(4:48-9:36)、给丙丁两字配上火(9:36-14:24)、给戊己两字配上给土(14:24-19:12)、给庚辛两字配上金(19:12-24:00)、给壬癸两个字配上水(0:00-4:48)。这些附会并无实际意义。

戌时是晚上七点到晚上九点,即19时至21时。

戌时太阳落山,天色将黑未黑,所以也称日夕、日暮、日晚,是十二时辰中的一个。

十二时辰是中国古代的计时方式,一个时辰等于现代的两个小时,可用十二地支表示,分别为: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

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23点至1点为子时,1点至3点为丑时,3至5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1、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3时至1时。

2、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1时至3时。

3、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3时至5时。

4、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5时至7时。

5、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7时至9时。

6、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9时至11时。

7、午『推荐更多十二生肖性格 常识请关注:wWw.xXmeN.cc,】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11时至13时。

8、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13时至15时。

9、申时:晡时,又名日铺、夕食等,15时至17时。

10、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17时至19时。

11、戌时: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19时至21时。

12、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21时至23时。

戌时是:19时至21时。戌时为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因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

古代将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

子时23~1点,丑时1~3点,寅时3~5点,卯时5~7点,辰时7~9点,巳时9~11点,午时11~13点,未时13~15点,申时15~17点,酉时17~19点,戌时19~21点,亥时21~23点。

扩展资料:

古代劳动人民最初描述时间主要参照显而易见的天象、动物生物钟和日常作息,比如鸡鸣、平旦、朝食、日中、人定等,后来逐渐改用授时设备读数来描述,后来也逐渐给这些授时设备读数配上了五行。

比如,给甲乙两字配上木(4:48-9:36)、给丙丁两字配上火(9:36-14:24)、给戊己两字配上给土(14:24-19:12)、给庚辛两字配上金(19:12-24:00)、给壬癸两个字配上水(0:00-4:48)。这些附会并无实际意义。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戌时

关于戌时是几点到几点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