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十二月节日的英文(一到十二月节日的英语单词)

老铁们,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一到十二月节日的英文和腊八节口诀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一到十二月节日的英文以及腊八节口诀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中国有什么节气,时节关于二十四节气的来历一到十二月节日的英文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

立秋: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立夏:夏季的开始。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立秋:秋季的开始。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秋分:昼夜平分。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立冬:冬季的开始。小雪:开始下雪。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小寒:气候开始寒冷。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三九”是指立冬后的第三个九天,约在1月中下旬。

“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约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这一段时间。

立春

自秦代以来,我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

雨水

雨水节气的涵义是降雨开始,雨量渐增,在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地黄河流域,雨水之前天气寒冷,但见雪花纷飞,难闻雨声淅沥。

惊蛰

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惊蛰,含义是: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长江流域大部地区已渐有春雷。我省盆地东部和凉山州南部,常年雨水、惊蛰亦可闻春雷初鸣;而盆地西北部除了个别年份以外,一般要到清明才有雷声,为我省雷暴开始最晚的地区。

春分

春分是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之一。我国古代习惯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四季的开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则处于各季的中间。春分这天,太阳光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昼夜时间相等,所以古代春分秋分又称为"日夜分",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

清明

清明是表征物候的节气,含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清明这天,民间有踏青、寒食、扫墓等习俗。

常言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时至清明,盆地气候温暖,春意正浓。但在清明前后,仍然时有冷空气入侵,甚至使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以上低于12℃,造成中稻烂秧和早稻死苗,所以水稻播种、栽插要避开暖尾冷头。在川西高原,牲畜经严冬和草料不足的影响,抵抗力弱,需要严防开春后的强降温天气对老弱幼畜的危害。

谷雨

俗话说:"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够茁壮生长。谷雨节气就有这样的涵义。

立夏

顾名思义,立夏是指夏季开始。但是,各地冷暖不同,入夏时间实际上并不一致。

小满

二十四节气大多可以顾名思义,但是小满却有些令人费解。原来,小满是指麦类等夏熟作物灌浆乳熟,籽粒开始饱满。四川盆地的农谚赋予小满以新的寓意:"小满不满,干断思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

芒种

芒种是表征麦类等有芒作物的成熟,是一个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时至芒种,四川盆地麦收季节已经过去,中稻、红苕移栽接近尾声。大部地区中稻进入返青阶段,秧苗嫩绿,一派生机。"东风染尽三千顷,折鹭飞来无处停"的诗句,生动的描绘了这时田野的秀丽景色。

夏至

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四川各地从日出到日没大多为十四小时左右。

小暑

绿树浓荫,时至小暑。四川盆地小暑时平均气温为26℃左右,已是盛夏,颇感炎热,但还未到最热的时候。常年7月中旬,盆地东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可开始出现日平均气温高于30℃、日最高气温高于35℃的集中时段,这对杂交水稻抽穗扬花不利。除了事先在作布局上应该充分考虑这个因素外,已经栽插的要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在川西高原北部,此时仍可见霜雪,相当于盆地初春时节景象。

大暑

暑是炎热的意思。表明它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

一般说来,大暑节气是盆地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是盆地西部雨水最丰沛、雷暴最常见、30℃以上高温日数最集中的时期,也是盆地东部35℃以上高温出现最频繁的时期。

立秋

"立秋之日凉风至"明确地把立秋与天凉联系起来。可见,立秋就是凉爽的秋季开始了。

处暑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来源及其相关的知识?二十四节气只是在我国使用,并不是全球通用的。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二十四节气歌诀: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甘一,下半年逢八、甘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随着中国历法的外传,二十四节气已流传到世界许多地方。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二十四节气有什么历史起源由于历史上中国的主要政治、经济、文化、农业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域中原地区,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

早在东周春秋战国时代,汉族劳动人民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随后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利用之间的关系,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到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这八个节气,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标示出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

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淮南子》一书就有了和现代完全一样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和意义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先把24节气的名称按次序列下,分为四组,每组又分为前后两半: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这样一摆出,立刻能看出前半四个立字后,紧跟着后半开始,又见“春夏秋冬”四个大字领头。这什么意思呢?不言而喻,这是说春夏秋冬四季从四个立立起来,立起来就是开始嘛。后半的“春夏秋冬”配上两个“分”字,两个“至”字。分是什么意思?最简单的“分”,就是“一分为二”了,可见这就表明,在这里把一季“一分为两半”了。那另外两个“至”字呢?容易误解为“到头了”的意思,但要弄清楚是什么到头了?不要当作是一季到头了,而是太阳向北或向南走到头了,要回头走了。确切追究这个“至”字的本义的话,“至”是极的意思。比如我们说“至少”,就是说不能再少了,少到极点了。夏至就是说太阳向北走到`极点了,要回头了,但夏季并没有完,而是刚刚到中点。冬至也是类似,太阳刚刚到极南点,开始转向北了,冬季过了一半了。

通常把这八个节气称为四季八节。实际是四始八中。它们是界定四季的。可是四季又是什么意思呢?夏季不是热天吗?,冬季不是冷天吗?为什么快到了夏季的末尾才大暑,快到了冬季的末尾才大寒?这夏季和冬季不是歪了吗?

这个问题提得确实有道理。难道古人给四季定歪了吗?深入思考,才能理解其中的奥秘。

原来冷和热虽然是依赖太阳的照射,但人们感觉到的冷和热却是原因很复杂的,太阳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比如一个大房子两头有两个门,冬天从左端门端进一盆火,慢慢向右门移动,最后从右端门端出去。您说是不是当这盆火移到中央的时候房子里的温度最高?肯定您说不是,是火移到偏右门时温度最高。原因是火向空气散热是需要时间的,火移到中间时,热还没有来得及散开。太阳照射与此类似,影响气温的因素还要复杂得多。所以,季节的概念,最初发生时是很朴素的,根据人钔的直接感受。当人们要定四季的准确概念,并想把四季概念纳入历法的时候,人们认识到不能仅仅根据气温来定四季。同一时间,各地气温不相同,不同年的同一历时,气温也不总相同。因此必须找到最稳定的普遍适用的定四季的标准。我们聪明的祖先,找到了这个标准,那就是太阳的南北位置。这个标准是天文标准。太阳的南北位置虽不能唯一决定一个地方的气温,但它能大体上有规率的影响一年中的温度变化。因此按太阳的南北位置来定四季是有实际价值的。当然这样定的四季必须与按气温来定的直感四季有区别了。通常把直感的四季称气象四季。气象四季不能作历法四季。而刚才说的天文四季才能作历法四季。气象四季通常比天文四季有些滞后,中国的黄河流域大概......>>

二十四节气由来及习俗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二十四节气的习俗(有的节气时间前后有习俗,有的节气没有)

立春斗指东北。是二十四个节气的头一个节气。习俗就是中国的春节,过年了,合家团聚,吃大餐,放鞭炮,穿新衣,走访亲友!

雨水斗指壬。太阳黄经为330度。

惊蛰斗指丁。太阳黄经为345度。2月2龙抬头差不多在这前后,习俗剃头!

春分斗指壬。各地农谚有:“春分在前,斗米斗钱”(广东)、“春分甲子雨绵绵,夏分甲子火烧天”(四川)、“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秧”(湖北)、“春分种菜,大暑摘瓜”(湖南)、“春分种麻种豆,秋分种麦种蒜”(安徽)。习俗就是农作时间到了,要种植了。

清明斗指丁。太阳黄经为15度。在清明节这一天,有些人家都在门口插上杨柳条,还到郊外踏青,祭扫坟墓,这是古老的习俗。

谷雨斗指癸。太阳黄经为30度。谷雨就是“雨生百谷”。谚云“谷雨前后,种瓜种豆”。

立夏斗指东南。太阳黄经为45度。

小满斗指甲。太阳黄经为60度。

芒种北斗指向已。太阳黄经为75度。芒种前后,我国中部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雨量增多,气温升高,进入连绵阴雨的梅雨季节,空气非常潮湿,天气异常闷热,各种器具和衣物容易发霉,所以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叫“黄梅天(研习更多十二星座性格 文章请关注:Www.YuExinGgu.CoM}”。

夏至北斗指向乙。太阳黄经为90度。

小暑斗指辛。太阳黄经为105度。端午节在此前后,习俗家家户户驱邪,撒雄黄,挂艾叶,赛龙舟吃粽子,小孩子挂彩绳。

大暑斗指丙。太阳黄经为120度。

立秋北斗指向西南。太阳黄经为135度。习俗吃西瓜,打邪!(长江中下游区域)

处暑斗指戊。太阳黄经为150度。

白露斗指癸。太阳黄经为165度。习俗,七夕节,牛郎织女相会,女生乞巧。中元节,俗称鬼节,夜晚不出门,烧纸祭奠故人!

秋分斗指已。太阳黄经为180度

寒露斗指甲。太阳黄经为195度。

霜降太阳黄经为210度。习俗九月九重阳节,老人节,登高望远!

立冬太阳黄经为225度。

小雪太阳黄经为240。

大雪太阳黄经为255度。

冬至太阳黄经为270度。习俗,南方冬至大如年,北方吃饺子!

小寒太阳黄经为285度。

大寒太阳黄经为300度。习俗腊八节,吃腊八粥!送灶王爷!

节气歌

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滴水干。清明忙种粟,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大家乐,夏至不着棉。

小暑不算热,大暑在伏天。立秋忙打垫,处暑动刀镰。

白露快割地,秋分无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

想一想中国24节气来历与什么有关?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二十四节气歌诀: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甘一,下半年逢八、甘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随着中国历法的外传,二十四节气已流传到世界许多地方。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立春

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开始的节气。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立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节,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古代“四立”,指春、夏、秋、冬四季开始,其农业意义为“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概括了黄河中下游农业生产与气候关系的全过程。中国幅员辽阔,地理条件复杂,各地气候相差悬殊,四季长短不一,因此,“四立”虽能反映黄河中下游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立”的具体气候意义却不显著,不能适用全国各地。

黄河中下游土壤解冻日期从立春开始;立春第一候应为“东风解冻”,两者基本一致,但作为春季开始的标志,失之过早。

中国气候学上,常以每五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的始日划分为春季开始,它与黄河中下游立春含义不符。2月下旬,真正进入春......>>

二十四节气的来由 40分先民在几千年前就发明了历法,历法中把一年分成廿四个节气,古农村民们即将所有的农事活动,按照节气来安排,所谓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其时,则五谷不绝,道理就在此。

谈到廿四个节气,首先必须解祖先们如何创造发明历法,即农家延用迄今的「阴历」,古代没有时钟,祖先们以一根竿子插在土地上,依竿影看时,同时他们发现到,每日中午所看的竿影,长短不同,且变化有规律可循,由日影最刁渐变到最短,再由最短变到最长,则分别叫做「夏至」和「冬至」。

至於春秋两个季节,祖先们发现各有一天昼夜时间相等,则分别是「春分」和「秋分」。

以二至二分为架构,还有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清明、雨、立夏、小满、芒种、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等,加起来共有廿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分别是什么?各对应几月几号以及它的来历?季节月份节气太阳到达黄经第一候第二候第三候(共七十二候)(附公元月日对照)春[孟春]立春315°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 2月3――5日雨水330°桃始花仓庚鸣鹰化为鸠 2月18――20日[仲春]惊蛰345°獭祭鱼鸿雁来草木萌动 3月5――7日春分0°玄鸟至雷乃发声始电 3月20――21日[季春]清明15°桐始华田鼠化为虹始见 4月4――6日谷雨30°萍始生鸣鸠拂其羽戴胜降于桑 4月19――21日夏[孟夏]立夏45°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 5月5――7日小满60°苦菜秀靡草死小暑至 5月20――22日[仲夏]芒种75°螳螂生始鸣反舌无声 6月5――7日夏至90°鹿角解蜩始鸣半夏生 6月21日――22日[季夏]小暑105°温风至蟋蟀居辟鹰乃学习 7月6――8日大暑120°腐草化为萤土润溽暑大雨时行 7月22――24日秋[孟秋]立秋135°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 8月7――9日处暑150°鹰乃祭鸟天地始肃禾乃登 8月22――24日[仲秋]白露165°鸿雁来玄鸟归群鸟养羞 9月7――9日秋分180°雷始收声蛰虫培户水始涸 9月22――24日[季秋]寒露195°鸿雁来宾雀攻大水为蛤菊有黄花 10月8――9日霜降210°豺乃祭兽草木黄落蛰虫咸俯 10月23――24日冬[孟冬]立冬225°水始冰地始冻雉入大水为蜃 11月7――8日小雪240°虹藏不见天气上腾闭塞而成冬11月22――23日地气下降[仲冬]大雪255°鸟不鸣虎始交荔挺生 12月6――8日冬至270°蚯蚓结麋角解水泉动 12月21――23日[季冬]小寒285°雁北向鹊始巢雉始1月5――7日大寒300°鸡始乳鸷鸟厉疾水泽腹坚 1月20――21日节气日期速算法:通式寿星公式――[Y×D+C]-L Y=年代数、D=0.2422、L=闰年数、C取决于节气和年份。本世纪立春的C值=4.475,求2017年的立春日期如下: [2017×0.2422+4.475]-[2017/4-15]=492-489=3所以2017年的立春日期是2月3日,就是这么简单。编辑本段名称含义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节气的日期在阳历中是相对固定的,如立春总是在阳历的2月3日至5日之间。但在农历中,节气的日期却不大好确定,再以立春为例,它最早可在上一年的农历12月15日,最晚可在正月15日。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用来反映季节的,将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而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四季的开始。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具有非常明显的季风性和大陆性气候,各地天气气候差异巨大,因此不同地区的四季变化也有很大差异。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

1.1月1日元旦(New Year's Day)

2.2月2日世界湿地日(World Wetlands Day)

3.2月14日情人节(Valentine's Day)

4.3月8日国际妇女节(International Women' Day)

5.3月12日中国植树节(China Arbor Day)

6.3月14日白色情人节(White Day)

7.3月14日国际警察日(International Policemen' Day)

8.3月15日世界消费者权益日(World Consumer Right Day)

9.3月21日世界森林日(World Forest Day)

10.3月21日世界睡眠日(World Sleep Day)

11.3月22日世界水日(World Water Day)

12.3月23日世界气象日(World Meteorological Day)

13.3月24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World Tuberculosis Day)

14.4月1日愚人节(April Fools' Day)

15.4月5日清明节(Tomb-sweeping Day)

16.4月7日世界卫生日(World Health Day)

17.4月22日世界地球日(World Earth Day)

18.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Day)

19.5月1日国际劳动节(International Labour Day)

20.5月3日世界哮喘日(World Asthma Day)

21.5月4日中国青年节(Chinese Youth Day)

22.5月8日世界红十字日(World Red-Cross Day)

23.5月12日国际护士节(International Nurse Day)

24.5月15日国际家庭日(International Family Day)

25.5月17日世界电信日(World Telecommunications Day)

26.5月23日国际牛奶日(International Milk Day)

27.5月31日世界无烟日(World No-Smoking Day)

28.6月1日国际儿童节(International Children' s Day)

29.6月5日世界环境日(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Day)

30.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World Day to combat desertification)

31.6月23日国际奥林匹克日(International Olympic Day)

32.6月26日国际禁毒日(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Drug Abuse and Illicit Trafficking)

33.7月1日中国共产党诞生日(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34.7月1日国际建筑日(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e Day)

35.7月11日世界人口日(World Population Day)

36.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Army Day)

37.8月12日国际青年节(International Youth Day)

38.9月8日国际扫盲日(International Anti-illiteracy Day)

39.9月10日中国教师节(Teacher's Day)

40.9月16日国际臭氧层保护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Ozone Layer)

41.9月21日世界停火日(World Cease-fire Day)

42.9月27日世界旅游日(World Tourism Day)

43.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National Day)

44.10月1日国际音乐日(International Music Day)

45.10月1日国际老年人日(International Day of Older Persons)

46.10月4日世界动物日(World Animal Day)

47.10月5日世界教师日(World Teachers' Day)(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立)

48.10月9日世界邮政日(World Post Day)

49.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World Mental Health Day)

50.10月14日世界标准日(World Standards Day)

51.10月15日国际盲人节(International Day of the Blind)

52.10月15日世界农村妇女日(World Rural Women' s Day)

53.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World Food Day)

54.10月17日国际消除贫困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the Eradication of Poverty)

55.10月24日联合国日(United Nations Day)

56.10月24日世界发展新闻日(World Development Information Day)

57.10月29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International Biodiversity Day)

58.10月31日万圣节(Halloween)

59.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World Diabetes Day)

60.11月25日国际消除对妇女的暴力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the elimination of Violence against Women)

61.12月1日世界爱滋病日(World AIDS Day)

62.12月3日世界残疾人日(World Disabled Day)

63.12月9日世界足球日(World Football Day)

64.12月25日圣诞节(Christmas Day)

65.12月29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International Biological Diversity Day)

66.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复活节(Easter Monday)(有可能是3月22-4月25日间的任一天)

67.5月第二个星期日母亲节(Mother's Day)

68.6月第三个星期日父亲节(Father's Day)

69.9月第三个星期二国际和平日(International Peace Day)

70.9月第四个星期日国际聋人节(International Day of the Deaf)

71.10月的第一个星期一世界住房日(World Habitat Day)

72.10月的第二个星斯一加拿大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

73.10月第二个星期三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Natural Disaster Reduction)

74.10月第二个星期四世界爱眼日(World Sight Day)

75.11月最后一个星期四美国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

76.春节(the Spring Festival)

77.元宵节(Lantern Festival)

78.端午节(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79.中国情人节(Double-Seventh Day)

80.中秋节(the Mid-Autumn Festival)

81.重阳节(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82.腊八节(the lab a Rice Porridge Festival)

一到十二月节日的英文和腊八节口诀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