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七年五月初五是农历的端午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一天,中国人民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饮雄黄酒等,传统文化充满了生命力,深深地植根在人民的心中。
端午节的起源,有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战国时期,楚国的大夫屈原因忠于国家而被贪官污吏诬陷,流放到了汨罗江边。屈原在流放期间写下了许多忧国忧民的诗篇,但最终还是无法挽回祖国的危亡,最终选择投江而亡。为了怕屈原的身体被鱼虾侵蚀,百姓们纷纷投入江中,以此来保护屈原的尸体。后来,端午节就成为了纪念屈原及其护身的百姓们的节日。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端午节具有很多的寓意与象征。首先,吃粽子象征维护道德与秩序。因为粽子是由屈原当年在江边的百姓们投入江中的米饭和肉馅包裹而成的,具有着传统精神的熏陶和凝聚力量的意味。其次,赛龙舟象征着团队精神。龙舟是由众人共同荡桨而成的,队员之间需要密切的合作和默契,才能够同步地划动,最终获得好成绩。再者,挂艾叶象征健康和平安。艾叶是中国传统的药材之一,挂在门口,寓意驱除瘟疫和邪气,带来好运和健康。最后,饮雄黄酒象征着驱虫杀毒。对于屈原投江部分,人们认识到在江中有剧毒的鱼虾,因此将雄黄酒置于南北两岸,江边环绕,以消毒和杀虫。但是,雄黄酒并不是饮用酒类,因此不推荐大家在端午节饮用。
总之,八七年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是中国传统文化里极具代表性的节日之一。它不仅可以有力地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现在已经成为国际化、多种元素交融的文化节庆活动,反映出中华文化的魅力和交流的归属。虽然是一个传统节日,但这种节日活动,也需要我们赋予它现代意义的内涵和冲击力,使得我们的文化传统活得更有生命力,更有韧性,而不是简单地走个形式。毕竟,文化的传承是长期的,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呵护,去丰富,去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