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隔缺损分型及特点(房间隔缺损分型及超声表现)
房间隔缺损是一种先天性心脏病,其主要特点是心脏房间隔的一部分未能完全闭合,导致氧合血和非氧合血混合,并使心脏额外劳作。房间隔缺损是出生时最常见的心脏缺陷之一,病例数量占心脏缺陷的30-40%。 根据房间隔缺损的部位和缺陷大小,可分为多种类型。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各类型的特点: 1. 二尖瓣下房间隔缺损: 此类型的房间隔缺损通常是发生在二尖瓣和房间隔之间的缺陷,常常被称为AST(Atrio-Septal Truncus)。这种缺陷导致心脏右侧和左侧的血液混合,从而导致氧合不足、发绀和肺动脉高压。 2. 内斜着型房间隔缺损: 此类型的缺损通常发生在心脏中部,而缺损一边是斜的,并朝向房间隔。这种缺损会导致氧合血和非氧合血混合,并导致高压和左心室负荷过重。 3. 中央型房间隔缺损: 这种缺陷位于房间隔的正中央。它通常是非常大的,由于没有足够的肺血管阻力可以避免高压,因此可能导致肺动脉高压。 4. 窄缝型房间隔缺损: 此类型的房间隔缺陷由一个小缝隙组成,可能不会导致任何明显的症状。然而,由于心脏必须工作得更加努力,以保持正常的血液循环,它可能会在后期生长为更大的缺损。 5. 右心室流入道区房间隔缺损: 这种缺损通常出现在右心室的流入道,是心脏缺陷中相对不太常见的类型。它可能会导致心脏耗能增加,进而引起肺血管高压。 总之,房间隔缺损是一种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可以根据缺损的部位和大小进行分型。患有此类缺陷的患者需要定期接受心脏超声和其他检查,以检查病情的进展和效果。如果发现病情恶化或症状加重,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来修复缺损。因此,对于存在房间隔缺损的患者来说,及早确诊和治疗就显得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