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夏季养生原则和中医夏季养生原则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夏季养生原则夏季养生的总原则夏季养生保健的四大原则夏天的特点是燥热,“热”以“凉”克之,“燥”以“清”驱之。因此,清燥解热是夏季养生的关键。那么夏季养生原则有什么呢?下面我和您去看看,希望下面文章对您有帮助哦!
夏季养生原则
一是健脾除湿。湿邪是夏天的一大邪气,加上夏日脾胃功能低下,人们经常感觉胃口不好,容易腹泻,出现舌苔白腻等症状,所以应常服健脾利湿之物。一般多选择健脾芳香化湿及淡渗利湿之品,如藿香、莲子、佩兰等。
二是清热消暑。夏日气温高,暑热邪盛,人体心火较旺,因此常用些具有清热解毒清心火作用的药物,如菊花、薄荷、金银花、连翘、荷叶等来祛暑。
三是补养肺肾。中医认为,按五行规律,夏天心火旺而肺金、肾水虚衰,要注意补养肺肾之阴。可选用枸杞子、生地、百合、桑葚以及酸收肺气药,如五味子等,可防出汗太过,耗伤津气。
四是冬病夏治。所谓冬病夏治,即夏天人体和外界阳气盛,用内服中药配合针灸等外治方法来治疗一些冬天好发的疾病。如用鲜芝麻花常搓易冻伤处,可预防冬季冻疮;用药膏贴在穴位上,可治疗冬季哮喘和鼻炎。
中医四季养生之夏季养生原则:
一、养阴扶阳
“养阴扶阳”,是夏季的气候特点决定的。暑和湿都是“邪气”,但两者的性质却截然相反。
暑属于“阳邪”,易损耗人的津液,导致人体产生“热变”,常用的对付方法是避暑、养阴、生津。湿属于“阴邪”,特点是下行,比较重,比较浊。湿气一重,人体容易受影响的器官就是属土的脾。脾脏被困,肠胃就不舒服,于是出现肚子胀、不想吃饭、大便不成形、四肢有时候冰凉等。所以,此时也需要扶阳,如服用温阳化湿的五苓散之类。
二、健脾和胃
夏天,人们大量喝水,脾胃运化水谷、水湿的工作量大大增加;体力消耗大,也需要脾胃有个良好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把脾胃保养好十分重要。
夏季可适当吃一些带有刺激性的调味料,如辣椒、香菜、大蒜、醋、姜、葱等,另外,苦瓜也可以多吃点;冰镇冷饮食用时要有度,不能贪图一时之快伤了脾胃;还可以按摩腹部(饱食和饥饿时不要按摩)和足三里等穴位。
三、清心养心
夏季在五行上与火对应,在五脏上与心对应。而这个季节,也是心脏负荷最大的季节。赤日炎炎,人体血液流动加快,心脏的工作量增大。这种天气还容易让人心火亢奋,应清泻心火。清泻心火首先要学会避暑,天既然热了,就少到人多的地方。其次,保证充足的睡眠,学会睡“子午觉”,就是子时(23时)之前入眠,午时(11时~13时)再补午觉。另外,可以吃一些清凉的食品,如莲子粥、百合粥、绿豆汤、赤豆汤等。>>绿豆的功效与作用
除了以上三大夏季养生原则之外,施卫兵还提醒大家,要注意流行性乙型脑炎、中暑、腹泻与痢疾等夏季多发性疾病的预防。预防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外界干净,内部清气。一方面保持饮食卫生,注意避暑,创造一个“干净”的外部小气候;另一方面保证脾胃、心、肺功能运转良好,能抵御外部邪气。达到这两点,自然可以安度夏天。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论述了夏季养生的总原则:“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痃虐,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夏三月”指的是立夏到立秋3个月的时间。今年立夏是5月5号开始,要经历“夏满芒夏暑相连”六个节气。
“此谓蕃秀”描述的是草木的状态,“蕃”是指草木茂盛、蕃茂和繁多的意思。周敦颐的《爱莲说》里面“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的“蕃”也是这个意思。“秀”指草木抽穗开花、孕育果实,如果没有夏三月植物的繁茂、开花、结果,就不会有秋季的收获。
“天地气交”是什么意思呢?指夏季阳光明媚,气候炎热,属阳的“天气”下达地面,蒸腾大地,属阴的“地气”就化为清轻之气,随着水蒸气往上走。因此,夏季会出现阴阳之气的交流,阴雨天气较多且变化较快。
“万物华实”的“华”即开花,“实”即结果,万物指很多的植物,像桃、杏、苹果、梨、海棠等,到夏天开始结果并长大了。
“夜卧早起”,指建议人们可以晚上略晚睡一些,早上要早起,天亮随着太阳起床,夏三月昼长夜短,人们也要顺应天气,晚睡早起。
“无厌于日”,这个很关键,咱们很多人的做法跟这条养生原则正好相反。“无厌于日”就是建议大家不要总躲着太阳,要适当地接受光照,这样人的气血才能跟着蒸腾、升发起来,情绪才能好起来。当然,我理解的不光是接受太阳光,还要接受阳光的、积极向上的事物。咱们大多数人是怎么做的呢?出门打伞,回家开空调,吃冷饮,生怕被太阳晒到,这样很容易引发身心疾病,所以现在抑郁的人特别多。小孩子也一样,室内活动多于室外,少见阳光,夏天阳气没养足,秋冬就容易发病,很多孩子从小就有抑郁症状。小孩子能跑能跳的时候就让他出去跑跳,刚刚立夏不会那么热,也不会晒出病来(当然还是要躲开正午毒辣的太阳的)。
人体有很好的自我调节功能,在冬季会更多地储存能量抵御寒冷的天气,表现为人体脂肪层增厚,在夏季为了能够更好地散热,人体脂肪会减少,所以人在冬季发胖夏季消瘦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但是现在很多人整个夏天都在吹空调,喝冰啤酒,吃冰淇淋冰西瓜,睡凉席,周身充斥着各种寒气,还总抱怨腰粗腿粗,减肥也减不下去,这就是因为他们的身体没有感受到夏季到来,没有顺应夏季的自我调节,反而倾向于储蓄能量,于是腰腿越来越粗,越减越胖,看了别人又瘦又漂亮,更容易得抑郁症。
讲到这里我再多废话一点,我们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也能够很好地调节冷热变化,适当的冷热刺激实际也是在调动人体的脏腑机能。比如人的心和肝就是一套制热系统,而人的肺和肾则是人体的制冷系统。夏天,人的肺和肾就开始工作了,腠理开始打开,利于排汗散热,肾水上济于心,使心火不至过旺,使人不至于那么烦躁,也不会上火,睡眠也会好,所以在肺和肾的共同作用下,人体内外通达,阴阳调和。但如果人的脏腑感觉不到夏天的来临,没有热烈的夏季的刺激,腠理开合不利,夏天当汗不汗,秋冬来临时,人的肺、皮肤、呼吸系统就容易出问题,比如容易感冒、过敏、哮喘等;肾水不能上济于心火,则容易上火、目赤肿痛、骨关节疾病、失眠、高血压,甚至容易得脑血管疾病,我在临床还见过心肾不交造成阳痿、早泄的患者。
“使志无怒”,春三月叫“以使志生”,就是给自己立一个flag,鼓励自己,给自己定一个目标而到了夏三月就要“使志无怒”,就是提醒大家在追求自己的目标的时候,不要抑郁和暴怒,不要有强烈的情绪变化,其实做到了上面的“无厌于日”,就很难“怒”得起来了。
那么有人会说了,我已经“怒”了怎么办?怎么破?我的建议是找个合适的场合、合适的地点、合适的人,把它“发”出去,表达出来,宣泄出来,千万不要设法制怒、压怒,长期压抑,人就会生出痰、瘀等有形的坏病,身上容易长东西。还要去积极的治疗,中医治疗这类疾病一般会用一些辛散的药物,帮助你把压抑的气机发散开,比如舒肝丸、逍遥散之类的。尽早治疗,杀敌于未成气候之时。
还有的人,尤其是女孩子,生气以后喜欢吃东西,吃很多东西,这也是不对的。因为咱们的肝气要往上走才能疏散开,而吃东西的气机是往下的,还容易造成脾胃损伤加重(肝木克脾土)。长期如此,容易引发抑郁等疾病,所以宁可怒发冲冠,也不要压抑自己。
“使华英成秀”,秀就是“果实”,只有做到了上面的几点,才有可能使华英成秀,结出胜利的果实。在自然界就是这样,如果夏天连续阴雨天,植物该抽穗就抽不了穗,最后就结不了果,1815年的印尼坦博拉火山喷发,造成了7万多人死亡,铺天盖地的火山灰笼罩地球,当年夏天低温,安徽、江西等地甚至在7月出现降雪天气,当年全球农作物减产、家畜死亡、流行病肆虐,冻死、饿死的人不计其数。可以看出来,炎热的夏天对植物生长有很大的作用。
对于人类也是一样,人们享受着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用惯了冰箱、空调,吃惯了冷饮,却使自己的“果实”发育不良,男人的精子、女人的卵子都受到影响。我见过一位专门治疗不孕症的老中医,他严格禁止患者吃冷饮,就是这个道理。
“使气得泄”即让我们的腠理打开,气机畅达,排汗顺畅,如果人体气机不畅,从炎热的外面进屋,当汗不汗,反而直接面对冷气,喝冷饮,使气不得泄,反受贼风邪气侵扰,就容易做病,这就是为什么夏季容易出现中风。所以真正觉得又热又渴的时候,不要立即对着冷气吹、喝冷饮,反而要喝热茶,大家可以自己体会一下,夏季喝热茶是不是更解渴。
“使气得泄”的另外一层意思是让自己心气表达,把自己的心愿说出来,不要压抑自己,所想所愿都大胆地去表达和践行,跟后面一句话是相互承接的。
下面我们来看“若所爱在外”,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要主动地去表达你的爱,或者关心,或者帮助,这些都是爱的表达。这跟养生有关吗?当然有,表达爱就是在舒展心气,爱的繁体是爱,古人在造字的时候就告诉大家,爱是心气的表达(现在爱都没有心了,所以现在人们谈恋爱都不动心只动意了,看你有没有房子、车子、票子),所以夏天也是恋爱的季节,当你碰到那个让你觉得暖暖的、如阳光般的对方,你就大胆去示爱吧,我也是读到《内经》这一段的时候爱上《内经》的。
“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长就是“春生夏长”的“长”,即成长和孕育,这句话的意思是做到上面这些就是与夏天的气机相呼应的,也是养“长”的方法。
“逆之则伤心,秋为痃虐,奉收者少,冬至重病”。这句话的意思是,夏季心经当令,如果做不到上面这些,就会伤到心气,到了秋冬季节就容易出现身体不适。有的人到了秋天会感觉身体忽冷忽热,像疟疾一样,这就是寒气内侵,人体的阳气与之斗争导致的。另外,夏天没有做好养生,到了秋天就没法收获,到了冬至这一天还容易得重病,因为冬至阴气最重,阳气最弱。
老祖宗总结出来的二十四节气其实是很有道理的,告诉大家顺应自然,到什么时候做什么事。古人说的过“节”,其实说的就是过“节气”,根据每个节气的特点,调整好身体作息,才能过好节儿,这就是中医所说的“上工治未病”。
去夏来,热,是夏季的一大特点,所以夏季也称之为“苦夏”。夏季的气温最主要的特点是:高温,低压,潮湿,多雨。在这“苦夏”的影响下,人们的食欲也会因此而下降,那夏季如何养生呢?夏季中医有哪些养生小常识呢?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夏季养生保健的原则,欢迎阅读。
一、夏季养生之饮食防火
中医养生注重的是顺其自然,注重的是天人合一,在中医四季养生里,春夏养阳。养阳是夏季最基本的养生原则,夏季是一年里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对于人来说,此时是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夏季如果过于贪凉【学习更多十二星座速配文章请关注:WWW.fUxz.cC.],则会很容易伤到阳气,所以中医特别的强调夏季千万别过于贪凉,否则可能会引起一些相对应的疾病。中医在养生方面建议从这几方面着手。
高温的天气,会导致人们烦躁上火,失眠等一系列的症状,夏季的暑热又容易给身体产生内热,“防火”成为了夏季养生首要原则。
盛夏,可以多吃一些清热解毒的食物,在中医上,能清暑热降火的药材有:薄荷、荷叶、金银花、菊花、连翘等。饮食要以清淡,易消化的为主,油腻辛辣的食物要少吃。可以将绿豆、莲子、荷叶、芦根、扁豆等加入粳米中一并煮粥,并搁凉后食用,这药粥具有健胃和消暑的作用。平时要多吃一些蔬菜,水果这可提供维生素的补充。最好多吃一些瓜类食品,包括西瓜、香瓜、西兰瓜、黄瓜、冬瓜等。
二、夏季养生之起居静养
夏季养阳贵在养心,在中医理论体系中,中医也认为“夏气和心气是相通”,所以养生要“静养”,比如:早睡早起,避免大汗淋漓。汗液流多了,易伤阳。
天气转热后,容易出现情绪烦躁、心神不宁、睡眠不好等,人的心神也很容易受到影响,那么要如何避免出现心神不宁呢?首先,要重视精神的调养,保持愉快的情绪;其次,切忌暴喜伤心,要保持神清气和的状态。
中医早就有“夏季宜养心”的说法,所以夏季起居养生方面要保持身心愉悦、心情畅达,防止心火过旺而引起疾病。
三、夏季养生之运动忌立即吃冷饮
夏季稍微一运动就大汗淋漓了,很多人喜欢在运动后立即吃冷饮及冰饮料之类的,觉得这样很“爽”,很解渴。其实这样对身体的健康影响是非常大的,因为运动过后如果立即吃冷饮之类的话,对身体的肝脏及肺部的危害较大。气血沸腾,肺、肝脏等功能处于活跃状态,而马上受凉之后,也会损伤人体的阳气。
在中医中有“形寒饮冷伤肺”的说法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运动过后,最好在身体比较平稳的状态下在和冷饮,但是也不要太过冰凉。而属于虚寒体质的人最好要少吃冷饮,因为容易引起胃痛等疾病。
四、夏季养生之如何防凉防暑
夏季天气热,空调风扇是解热的最佳电器,对于怕热的人来说,开着风扇,空调是最舒服的。但是对于关节患者来说,夏季是最应该避凉的,因为过凉的环境更容易引起病变。所以在夏季关节关注要适度的使用空调及风扇,尽量少用。
夏季外面的天气过于炎热,所以要避免长期时间暴晒于阳光下,需要外出需要最好防暑的措施,家里可以备用一些防暑药品,比如:人丹、藿香正气系列(水、液、丸、胶囊)、十滴水、风油精等。而对于经常待在空调房里的人来说,要注意补水,应该要多喝水。以免肌肤过于太干燥。
关于夏季养生原则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