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住房前面有坟墓好不好为议题,引出讨论,在不同文化、地域、家庭背景的人眼里,它是好还是不好?这样的房子又该怎么处理才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呢?
坟墓和住房,两个生活模式截然不同的元素,却被生活的无奈绑在了一起。对于中国一些地区的老百姓来说,在农村或是偏远乡镇里,坟墓前有住房,成了家庭里常见的现象。这种情况,在浙江、福建、安徽等地,被称为“带墓草房”或是“墓崖屋”,结构上是为了让亲人躺得更靠近悬崖,这样他们的后代就可以和先辈生活在一起。按传说的说法,这样做不仅可以照顾到先人的感受,也能够为后代带来好运。
然而,当你看到有坟墓的住房时,你会想到这是别人家的房子,还是你也可以接受这样的方式呢?如今随着地缘文化地位的变化,这种“墓崖屋”在社会上受到了不少争议,有人反对,有人则觉得无妨。收编这些房屋需要各个方面的协作,没有人可以作为裁判来解决争端。事实上,住在坟墓前面并不仅仅是一个住房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所以讨论这个问题很有必要。
在中国文化的传统里,坟墓是与家庭紧密相连的,它不仅是对逝去的人的一个怀念,同时也是寄托着后人对家族、文化、传统的深深情感。对修建“带墓草房”的申请,往往具有深厚的文化含意,在当地的居民眼里,这是一种养护自己灵魂财富的方式。在他们看来,墓地和住房是紧密联系的,除了身在此地的后代需要有一个休憩之处,墓地也是他们许多文化习俗的必要条件。如此住所,是无论如何都不可撤销的生活方式。因此,如果针对此类住房进行处理的话,必须谨慎对待,不能仅仅考虑简单的问题,而是要考虑到这些对于许多人而言是历经岁月而变得的信仰和文化。
然而,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住房前面有坟墓的现象,也有不同于中国文化的其它属性。在欧美地区和日韩地区,会有人觉得住在坟墓前面并不是一件吉祥的事情,甚至是非常不好的。在这些地方,居民通常把死亡和生命分离开来,而坟墓则是致力于那些已经逝去的人的安宁,它似乎也没有必要与住所紧密相连。
这样这种问题,它不能用肤浅的方式来处理。虽然住在坟墓前面在中国的某些地区被广泛接受,但是这不意味着人们需要批准这种方式。对于许多人而言,坟墓和住所是需要分离开来的,只有在做出折中的决定之后,才能落实这些不同文化之间的价值观的特性。因此对于这样的房屋,必须要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和更为全面的考虑,例如建筑、环境、交通、社会政策等。
最重要的是尊重每个人的个人信仰和文化方式。那些有坟墓的住房在社会上的争议,显然和人们的文化观念、个人信仰等联系甚微。所以我们要明确:对于有坟墓的住房是否好还是不好,这个问题是没有定论的,不能轻易给出肯定或否定的答案,而是应该尊重每个人对于文化的爱好和个人信仰。只有通过建立这样的尊重关系,才能谈出真正的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