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字结尾的古诗词(过字结尾的古诗词)
丝路雄鹰,飞越千山万水,一路带来交流、发展、繁荣。唐朝开创的丝绸之路,成为中西方文化及科技交汇的交流平台,汇聚了许多文艺之士。他们用纷繁的笔触,描绘了丝路上的鸿鹄之景,留下了许多优美动人的诗词。今天,我们来品味这些以“鸿”字结尾的古诗词。 宋代文学家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道:“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这首词可说是被翻译成了各个语言文字,是中国文学的一朵奇葩。最后的“州”、“洲”、“酬”、“秋”,皆是以“鸿”结尾,其中“鸿雁”或许是最为人熟知的一个。 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依韵送章大夫之西平》中有“谓言西方松林秀,独背鸿声时数闻。”杜甫运用得宜的“独背鸿声”,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明代诗人文征明的《题干山鸿门吊影阁》中写到:“掛在山前三百尺,寒江淦下一江水。更无车马到青天,只有莺猨乱栖啼。”他通过描绘景象,在读者的心中烙下了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美好印象。 清代诗人郑燮的《山寺》中亦有“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这首诗寓意深刻,跳脱了山、水、花、鸟的表象,探讨人生一个重要意蕴——困顿之后,一定会有前程等待。 丝路上的文化交流长达几百年,丝印文化、佛教文化、西域文化等,都在古代文学艺术创作中流淌。这些文学作品不仅描绘了丝路的风景,更记录了文化的传承和交流。今天我们在享受伟大历史、人文精神的同时,也要从中汲取智慧,让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绽放芳华。 回到现代,中国已走过一段艰辛的历程,成为世界上的强国。中国的崛起,不仅来自自身的斗争,还离不开国际社会的支持。现在,中国主动参与全球化进程,倡导一带一路倡议,希望透过文化、经济的融合,扩大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推动世界的发展繁荣。愿以鸿字结尾的这些文学精品,承载着我们对于“和平”、“发展”的共同追求,让丝路文化的开放、包容与尊重成为人类自尊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