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农历二月十七,也就是阳历的4月1日,是清明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清明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也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人们通常会前往祖先墓地扫墓、献花、奠香等活动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敬意和悼念之情。
但是,近几年来由于生活节奏加快、交通状况不佳、人们对于聚集和出游的规避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网上扫墓”、“代扫墓”等方式来替代过去实地前往祖先墓地的做法。这种转变,既表现了当代人们的时代感和科技感,也避免了人们集中在一个场所造成的人员聚集和交通拥堵等问题。
然而,科技并不能完全替代人们的情感需要。毕竟,扫墓献花这样具有情感色彩的活动,要完成其本质意义,还需通过实地前往祖先墓地这样的方式来参与感受。因此,我们不能忽视实地扫墓的重要性,也不能简单地把这个活动简单地当成一项“义务”和“传统”,而是要以更加现代化和科学化的视角,认真思考和解决实地扫墓所面临的种种问题,才能使这个传统文化得以持续传承并不断发展。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和组织人们错开扫墓时段,合理调整扫墓路线和交通流线,增强扫墓安全和便捷性,更好地实现扫墓活动的“有序化”和“规模化”,从而降低人员聚集和交通拥堵等安全风险。同时,我们也可以在扫墓场所设置专门的垃圾桶和回收箱,让人们养成好的环境意识,减少造成墓地环境污染等问题。
最后,我们还应该有关注到,在扫墓活动中,人们对于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视和认同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培养年轻一代的文化自信和民族骄傲方面,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有着重要的义务和责任。
综上所述,投身于传统文化的发展,不仅要有创意,也需要有实际行动的付出。实地扫墓是一种记录时代变迁和表达人类情感的方式,社会各方应该制定严格的管理和规范制度,对清明节扫墓活动进行统一管理和规范,从而确保这个传统文化不仅能够得以传承,更能在不断开拓进取的过程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