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零一八年三月二十八日黄历 】
农历二月十三,星期三,壬戌年。
适逢“不宜”四字:“不宜动土,不宜出行,不宜纳婿,不宜祭祀”。
这一天无疑是个“萎靡不振”的日子,令人心生沮丧。但是,事事皆有两面性,不宜的一面同样激起人类无限思考。
“不宜动土”,为什么?
在土地空气中,氧含量逐渐减少,由此产生二氧化碳。如果长期在室内、地下施工,尤其是长期注重节省费用而忽略空气流通,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就会上升,导致体内氧分配不均,从而出现乏力、嗜睡。长期处于二氧化碳浓度高的环境,还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严重的影响,引起头痛、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等。
那么为什么不宜出行呢?
春季,温度逐渐上升,大量的湿湿气流混合在一起,容易形成雾霾或者沙尘暴等天气现象,给人们出行带来诸多不便和健康隐患。另外,这个时候还处于气候转换期,气象情况不稳定,突然遇到大风、雷雨等天气变化,将会给人带来安全的隐患。
“纳婿”和“祭祀”两个不宜词,背后都有着中华文化的精髓。
纳婿是嫁出女儿后,接纳婿婿回到娘家的习俗。虽然在现代社会这种情况并不多见了,但是这一传统同样代表了中华文化中男女双方相互尊重、相敬相爱的传统美德。
祭祀则是一种中华文化的重要仪式,是祖先信仰的表现和缅怀先人的方式。但是如果在这种不宜的日子进行祭祀,不仅会起到反作用,反而会带来厄运。
纳婿和祭祀的不宜,正是我们珍惜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体现。
遵循黄历中的忌讳,不仅可以减轻身体和心理的负担,更是对中华文化中那些精髓的传承和弘扬。世界在变化,社会在进步,但是中华文化中的精髓却历久弥新。它们不仅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因此,在这个“不宜”的黄历日子里,不如寻找一些意想不到的快乐和乐趣——在家中草草修剪盆栽,给朋友打电话聊天,一起制作一些小手工,或者深入阅读一下书籍。生活中也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和可能,忌讳不是束缚和限制,而是一种开放和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