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一笔银翼 一生海誓
“申”字,拆开来,上面是“田”,下面是“身”。相信大家在学拼音的时候也会注意到,“田”字的拼音是“tián”,而“申”字的拼音是“shēn”。这两个汉字的拼音虽然只有一个音节之差,但是它们包含的意义却是天壤之别。
“田”代表着耕耘、播种、收获。它所带来的诸多意义,是“申”不能比拟的。而“申”则是一笔银翼,一生海誓。
在史书中,“申”字最早出现在《史记·殷本纪》中。在金文中,我们可以看到“申”字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字形。此后,“申”字不断演化,成为了我们今天熟知的样子。在铭刻、印章、书法中,“申”字统领一方,独步林间。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一部电影叫做《妖猫传》。该片的一个脍炙人口的场景就是唐婉与白晶晶在满月之下,对月而唱。这个场景背后,就是申恩庆的一首《静夜思》。这首诗是《唐诗三百首》中最为著名的一首。我们可以从申恩庆的书法中感受到他对这首诗的深深追求。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四句简洁美妙的诗句,即使光只看诗句,也足以让人陶醉。然而,正是申恩庆以尽情、娴熟、圆熟的笔法,将这个句子描绘得更为淋漓尽致。江淮波涛飘逸的一笔,如同为大师的故乡画上了最珍贵的画卷。
说起世上长者,非钱钟书、茅盾莫属。他们曾是中国文学的巨匠,在他们的著作中,无一不体现出了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对自身学识的不断追求。而在他们的笔下,也有申字的身影俯仰。
茅盾《续藏春堂序》中:“眼中满怀希看的是清一色古代艺文之品。只有着一品申文植之谱,似乎不该,但是是太岁破财。”
“太岁破财”,缺失不全,陷入旁门左道。然而,申恩庆却无惧此观,以量宽为志,“墨如银翼,钱草比登天。”
申恩庆的书法,自古就以“银翼”著称。乍一看,扭曲得无可谓言,但再细品,却处处别有洞天。不难发现,申恩庆的书法更注重协调和谐的视觉效果,融汇了明、清、元、金等各个时期书法的特点,从而构建出独具一格的书法艺术。
“申舟书血脉之清,银翼书飞入云宵。”在申恩庆看来,书法就如同飞翔于云海之上的雁儿,自由自在地展翅高飞。他的书法,不仅能营造出优美的视觉体验,更凝聚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心灵修养。这是他将“银翼”融入书法的体现,也是他一生中戏剧性的审美探寻。
虽而申字有“太岁破财”的说法,但是在申恩庆的笔下,却是无比灿烂的“银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