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节出去拜年,初一、初二和初三分别去谁家,都有什么讲究吗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大年初三拜年有何讲究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拜年初一拜谁家 正月初一初二初三给哪些人拜年春节出去拜年,初一、初二和初三分别去谁家,都有什么讲究吗为什么大年初三不能登门拜年的传说炮竹声声辞旧迎新,新年又来到。三十年年都和婆婆公公一起度过。我们基本都是在家里过年。婆婆做饭很好吃,我基本给打下手,择菜递东西,不失时机的逗逗炒菜的老太太,她忙碌着并快乐着。饭做好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那几年爷爷还健在,我们就把他围在当中,然后给他拜年,,我负责给他过年钱,祝他多福多寿,老爷子儿孙满堂笑得合不拢嘴。正月初一初二初三给哪些人拜年:
拜年初一拜谁家?初一还是去婆婆家,一早上公公就开始忙着贴对联,贴福字,婆婆给孙女压岁钱。初一是有讲究的不让洗头洗衣服不许吃药,老一辈人说新年的第一天图个吉吉利利。初一还要按习俗吃一天饺子。我们都喜欢在一个饺子里放榛子或开心果谁吃到就最有福气。吃到的人会很开心。
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早早就起床去接舅妈他们一起去妈妈家吃饭。我爸是个很喜欢做饭的人,都是先让我们吃,他接着炒菜,还时不时的过来【学习更多星座性格知识文章请关注:www.xzHaI.cc;.]问好吃吗?我们说好吃时他就会很开心的样子。
初三婆婆就开始请客了,叔叔婶婶姑父堂兄弟都会来,那就是一家大团圆。有外人了婆婆就让我和姐姐忙着做饭她负责陪家人聊天说话了。饭桌上大家说说一年的悲喜,话话家常,每年一次的年聚沉浸在亲情的氛围中。
我们商洛的风俗习惯是初一不出门,初二,初三走四邻。
初一不出门指不出远门,给父母,伯父伯母,叔叔婶婶拜年都安排在初一。
初二笫一个要去给舅舅拜年,因为娘亲舅大。
初三就是去给岳父母拜年了,包括老婆的伯伯和叔叔。
初四给姑姑,姑父拜年。
初五姐夫家走走……
初六朋友家看看,邻居家转转。
初七收拾行装,该工作,上班了。
我小时侯自从有对象后父母就叫我初二去岳父母家拜年,去舅家就让俩个弟弟了,弟弟们有对象了,父亲就去了舅舅家。
为了对亲戚们的尊重,有时全家集体行动,一般都按排在初三前把所有的亲戚都走一遍。
现在都有电话,提前在电话里先相互拜过年,然后沟通按排怎么统一行动,避免亲戚来了门却锁着不在家的尴尬。
正月拜年是祖先留给我们干百年的民俗文化,鼠年的春节马上要到了,让我们在享受浓浓年味的气氛中也享受一把亲情的温暖。
坐标江西
年初一给本家拜年,本家是亲,不是戚,亲比戚要亲点,所以先给亲拜年。
年初二去舅舅家拜年,舅舅是外戚最亲的,要尊先,舅舅亲于外公外婆,如果外公外婆还健在,那就得先尊老。也有初一给男方家族拜年初二给女方家族拜年的意味,两边都有兼顾,但是总得讲个先后。初二出门拜年我们叫出行”,出行是要放炮的,有新年第一次出门之意,希望以后出门事事顺利。如果初二没出行,那就要等初四,初四没出门行就要等初六,过了上七,出行就可以不挑日子了。没有出行是不会去别人家走亲戚的。
初三,如果没出行的家庭,是不能随便到亲戚家去的,就算出行了,也不会随便走亲戚,因为这天是拜大年”,就是有老人离世的家庭接受亲朋给死者拜大年的日子,一般人都比较忌讳的。现在好点,什么时候来人客都有吃的,在以前,不是合适的日子都没准备好吃的,给主人一个手忙脚乱。现在年假也就那么两天,亲戚多的人也不太管这么多了,不过大多还是坚持这个风俗,亲戚多的不吃饭,一两天走一下见个面就算了。
春节拜年,各地有各地的风俗。有的地方,初一的崽,意思是说初一儿子跟父母拜年,初二的郎,那就是去跟岳父母拜年,初三初四各有各的做法,有的地方初三不能去拜年的,这天是头年某个家庭死了人,他们的亲戚都去他家拜年。初四就按辈分大小来排序。现在春节都是国家安排的公休日,没有那么多讲究了,管他哪一天,想去就去,碰到面相互问个好,春节愉快,恭喜发财!
春节出去拜年,初一、初二、初三,分别去谁家,都有什么讲究?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分开看,因为南方、北方有区别,而且是大不相同的。即使南方或北方,各个地方也是有差异的。我是南方人,贵州遵义的,就说说我们遵义这几天的习俗吧。
初一、不走亲戚不拜年。我们过年都是大年三十过,全家人围坐一起吃团圆饭。按照祖先传下来的规矩,初一是吃素的,不吃油荤,早上吃汤圆,中午晚上吃面条什么的。初一那天,家家户户要比早,谁家鞭炮声响得早,说明那家人越勤快,来年运势也比别家转变快,就会发财。吃过汤圆后,一家人与父辈兄弟的所有家庭汇合,一起上山拜坟祭祖。一个一个祖坟分别祭拜,作揖、烧香、烧纸、点蜡烛、燃炮竹、放鞭炮,按照传统还需磕头,现在一班是小孩磕头。祖坟拜完后自由行动,有的去乡镇集市感受春节气氛,看戏、看电影、看民间文艺,有的汇集朋友打牌、聊天。总之一句话,初一不走亲戚,自由安排一整天。
初二、正式拜年岳父家。初二开始正式拜年,首选的是岳父家,距离近的步行、骑车,距离远的开车、坐车,按照传统规矩,初二是必须出发去岳父家的。如果距离实在太远了,那就另当别论。去岳父家拜年,一般传统是提最好的猪肉,三斤五斤都行,十斤二十斤也可以,看自己的情况而定。如果孩子大了,可由孩子直接去给外公外婆拜年,大人可以不去了。但是一年难得几聚,一般不太懒不太忙的话,大人都会去的,免得别人说闲话。
初三、姑姑姨姨家拜年。按照亲疏远近是初三去孩子的姑姑家拜年,如果孩子没姑姑,那就去孩子的姨姨家拜年。以前的规矩,无论孩子的姑姑还是姨姨,都是非常亲的亲人,都需要带肉的,只是份量比去岳父家要少。现在观念转变了,家家都不缺肉,就买点超市有卖的东西,比如上档次的饮料、水果等物。一般越亲密的份量越大,很多时候是提双份礼品。
我们这里的初一、初二、初三是这样过的,可能与很多地方都不一样,你们那里是怎么样的呢?
坐标河北邯郸永年区,拜年习俗,初一本村长辈拜年,四点起床,四点半吃饭,给父母磕头拜年,五点出门给自家长辈拜年,然后街坊长辈拜年,一般拜到七点,全程磕头,腰酸腿软!随后上坟祭祖,回来就躺倒睡觉,初一结束,初二开始给舅,姨,姑等亲戚拜年,基本上还得一天。初三本地习俗不出门,可以休息一天。初四继续,亲戚多的还得一天,另外朋友,同学,战友间可以互访拜年。老一辈传下来的拜年习俗,依然保持磕头拜年,确实够累,但是谁也不能更改,只能延续下去了!
春节拜年,初一、初二和初三分别去谁家,这个是有讲究的,但是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俗。
俗话说得好,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嘛!
我是广西一个小地方的人,是很南的南方了。在我们这边初一、初二、初三去谁家都是有讲究的。
首先,我们先来说初一的风俗,初一可以串门,但只能在自己家吃饭。
每年初一的时候一大早烧香拜佛放吧鞭炮以后,家家户户都是全家出动去串门,也就是拜年!小孩拜年的目的是拿红包,大人拜年的目的是派红包。男女老少拿着红包,我们这边叫利是。利是是顺顺利利的意思,讨红包也就是讨个好的彩头。
我们这里是村里,亲戚朋友走住得近,一个上午基本就走完亲戚,拜完年了。
这时候我们就要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了。这是一定要回家的,把彩头带回家!~要是这一天有人请你去吃饭,都是不能去的。大年初一,我们只能在自己家吃饭,要是去别人家吃饭相当于你把好彩头带去别家了。别人家也不喜欢你去人家家吃饭,因为担心你把人家家里的好彩头又带走了。
其次,我们这初二的风俗,初二去娘家拜年!
每年初二,我们这边的市集就特别热闹,因为很多女人会在这一天回娘家,需要买礼物回家的。
我们这边要么妻子自己回娘家,要么夫妻一起回去。妻子一个人回去的情况很可能是因为婆家的姐妹回来了。丈夫要留在家里招待自己的姐妹们。不然的话,丈夫也是要去岳母家的。
一年到头来,丈夫其实很少去娘家的,这时候就需要丈夫去娘家联络联络感情的。
然后,我们这边初三的风俗是去朋友家拜年。
到了初三的时候,已经在家呆了两天的人,这一天开始就可以去别人家大吃大喝了。我们那里从初一到初七,都不干活,除了吃吃喝喝玩玩再没大事儿了。出去大年初一和初二去娘家,初三开始基本都是在别人家吃饭或者邀请别人到自己家吃饭。
还记得很小的时候,跟着父母去别的叔叔伯伯家,都是带上肉类和水果的。现在不一样了,去拜访别人的时候,基本上是一些好的酒或者什么也不带,带上红包就可以了。
其实,很多地方丰富虽然不一样,但是目的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和亲朋好友联络感情。
我小时候,我们家这里,初一早晨三四点钟就被爸妈从暖暖的被窝提溜出来,跟着爸爸出去拜年了,一般先去本家的长辈,平辈拜年,然后再去比较合适的邻居家拜年,这一圈转下来,天都要亮了,全村基本都拜遍了,然后回家吃饺子,我们这里,初一早晨的饺子里面是有钱的,(就是在饺子里面包上硬币,过去条件不好,一般一分的,二分的,五分,一毛的,现在条件好了,有的家里为了哄孩子们高兴,都把100,50元的用保鲜膜缠起来,包进去,谁吃到就是谁的呦
大年初三通常不会外出拜年,另外初三俗称“赤狗日”,不宜外出或宴客。必须早点熄灯睡觉。因赤口,所以希望避免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为防招惹口舌是非,各人均不出外向亲友拜年,只留在家中祭祀神明,如一定要外出拜年,可放一道化口舌符袋于身上,以化解口舌。中国大陆的一些农村和城市,有大年初一至初三不动刀或剪刀的习俗。而在河北邯郸这一天,要早早的起来,去祖坟烧纸点炮,向离开人世间的长辈,叩头,拜年。
习俗
大年初三,肥猪拱门。女婿看望老丈人、媳妇回娘家,礼物带双数。
正月初三称为「小年朝」,也称为「赤狗日」。汉族民间亦传说初三晚上是「老鼠娶亲」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灯睡觉,以免骚乱了鼠辈(也有人说入夜提早熄灯是为了让老鼠看不见,无法娶亲,以减少其繁殖的速度),并在屋角洒落一些米粒、糕饼,供老鼠食用,称为「老鼠分钱」,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丰收。汉族民间以为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
民间传说
正月初三称为「小年朝」,也称为「赤狗日」。传说中「赤狗」是「熛怒之神」,遇到他的人一定会不吉利,故初三为「凶日」,不宜外出。据说在初三跟谁拜年,就会跟谁吵架,因而不拜年;另外「赤」字有「赤贫」的意思,所以汉族民间也不在这天宴客,会冲犯「赤狗」,带来贫穷。
民间故事
汉族民间亦传说初三晚上是「老鼠娶亲」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灯睡觉,以免骚乱了鼠辈(也有人说入夜提早熄灯是为了让老鼠看不见,无法娶亲,以减少其繁殖的速度),并在屋角洒落一些米粒、糕饼,供老鼠食用,称为「老鼠分钱」,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丰收;至于。「老鼠娶亲」故事的来源,可能是因为初三是赤狗日,诸事不宜,为了避凶,所以为提早就寝所找的借口;再者,从过年到初一、初二也忙了一阵了,若不早些休息,恐会体力不继,无法办完其它的行事;至于过年谣中说:「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甲饱」,就是说初三不但是赤狗日,而且一连几天的忙碌,到了初三,总算告一段落,可以晚起些,补补前两天的睡眠,长保健康。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