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如初心:保持初心、扎根实地、育人为本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素有“性本善”之说的中国文化指出了一个重要道理:每个人都应该以自身的初心为根基,借助助力向更高的目标前行。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我们如何不失望中保持初心,如何在关键时刻“木如初心”,才能在风雨中矗立不倒呢?
首先,既然我们要保持初心,那么就要有一个坚固的信仰和准则作为准绳。无论是事业、学业还是生活中,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才能走出属于自己的路,放飞属于自己的梦。以小学教育为例,培育学生的初心,需要更多的关注和细致的引导。社会的进步,让复杂的教育体系赋予了小学教育更多责任和拓展空间。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育人为本”不仅是教育行业最重要的口号,更是我们所有人,最应该牢记的信条。初心在于育人,保持初心的关键则在于:对于育人的责任和使命有着清醒的认识,要扎根实地为学生提供更细致的教育。
扎根实地,是“木如初心”的第二个重点。我们不能在空中漂浮,更不能在虚构中游荡。当人们拓宽视野,越来越多地去关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时,相对容易忽略的,是当地的环境和文化对人的影响。教育工作者面向的更是身处环境中的孩子。听、看、想、做,孩子们接受世界的方式很直观,现实的互动和情境对个性的塑造起着决定性作用。扎根于实地,寻求实际解决方案,前沿的、硬刚的教育理念没有一个是可以依赖的,我们需要切实贴近孩子们身边的需要,有智慧地调整、试探、创新和改进。充分考虑到“个体差异”,了解不断改变的群体关系和需求,才能更好“种植”出一批有初心、厚道、愿意为实现自己的梦而努力的新一代。
最后,要让初心从学校走进社会生活中,让社会拥有更多的初心态度。以人文情怀和人本原则,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发展,让人自己的价值观和素养塑造成年轻人更为独立和高效的发展途径。面对当下的市场需求,社会应该能够拥抱多元化,创新教育模式,让每一个人都能在人性化的场景中学习、成长。给予年轻人更多的信任和支持,鼓励他们努力追求内心梦想,让平凡的人送出非凡的成果。这也许是最可以跨越阶层、大是大非的东西。
“木如初心”,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强大的生命力。它不光是学子的理念信仰,更是父辈的奋斗史和文化差异的合力。我们有信心,在教育这个基础却又宏大的领域中,我们的初心永不减弱,我们保持“木如初心”的姿态,在伟大的征程中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