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印绶格(杂气印绶格大富)
【以何为印绶格】 印绶格,是中国古代官员的一种官袍。早在汉朝就开始使用了,至唐朝时,它的规格、制式和颜色就已经趋于定型。唐代的《渝州通志》中有记录:“桐城道士袁真卿,见隋唐世官常服,自印绶格起,逐次详述。”由此可见,印绶格在唐朝颇为流行。[1] “印绶”之名,据说源于《礼记》:“士之第一辅也,司乐也。司乐焉,印主其绶。”所谓“绶”,泛指丝绸制品。印绶格,就是印有绶纹的官袍。据传,印绶格的制作原材料必须选用上等的蚕茧丝、形状规则的蜡块和绿豆粉等,制作过程非常繁琐,需要多次反复涂蜡、烘干、抽丝、提花等,严格按照制式和程序操作,方可制得合适的印绶格。 由于印绶格的工艺与技术较为复杂,因此也被视为官吏的身份象征,普通百姓是不能穿戴的。唐代诗人白居易有诗曰:“官衣印绶旧来艳,爵位夫人近从俗。五侯七贵皆从此,九卿三百亦复如。”可见当时印绶格的使用范围及其高贵的身份象征意义。 印绶格的颜色也有一定的规定。唐代《太府令》对印绶格的颜色进行了明确规定,郡守、州刺史、监察御史、御史台御史、太常博士、侍郎及以下“九品”以上官员所穿印绶格均为黑色。而尚书郎、大理丞、太子率府掌管、帝丞等“六品”以上官员所穿则是赤色印绶格。唐朝时,赤色印绶格的使用除了官员之外,也仅限于宗室及皇帝自己。 随着时代的演变,印绶格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传承至今。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印绶格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复杂的手工工艺技术和独特的身份象征意义,成为许多文物藏品和收藏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社会中,虽然印绶格已经失去了它在古代的政治象征意义,但是印绶格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其身份象征意义和文化价值依然存在。许多人通过收藏印绶格或制作印绶格来表达对历史文化的热爱和传承,同时也成为了一种生活中的装饰品和文化产业。在此,我们也应该不断发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优秀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