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瑰丽琉璃”——探秘明清玻璃器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玻璃器发展的重要阶段,使用广泛,制作工艺精湛。其中,刻有各种图案的玻璃器得到了众多玻璃器爱好者的青睐。今天,我们就来探秘这些“瑰丽琉璃”。
“每逢樱桃熟时,塞纳河畔,宫廷里都会有许多人去采摘樱桃,又是可口的水果,又是清热的佳品,还有许多人会带上酒杯、餐具、玻璃器等物,一起沿河而坐,品着酒,吃着樱桃,相互谈笑。”笔者阅读了京都博物馆藏品《船行图轴》中的文字,想象着当时的繁华景象,感觉在心头涌动。
明代的玻璃器制作非常讲究,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技术水平。清代时,玻璃器的制作技术更为完善。在制作过程中,选材非常重要。清代早期选择的是硃玛瑙、红玉和青玉石等硬度较大的石材,经过多次磨砺制成,表面光滑不带瑕疵。而后期则逐渐使用更轻的玻璃材质。
玻璃器表面有种丝绸的感觉,这是因为在制作玻璃器时,先将玻璃融化,然后用铜棒慢慢转动,让玻璃液形成一个球形,再用拌着橙外皮汁的小巧铁盒舀取颜色浓郁的玻璃粉末,涂抹到球形玻璃液的表面。玻璃制品烧制后,在表面拂过一层细沙,去除颜色不纯的痕迹。最后,将玻璃制品经过冷却处理并磨光,便成为了漂亮的玻璃制品。
明代的玻璃器刻画有“龙凤呈祥”、“人物故事”等图案,清代则更多采用了西方绘画手法,创作出“花鸟”“山水”等图案,整体更显现出深邃的艺术感染力。
如果你想在市场上购买一件玻璃器,你必须了解它的制作年份、制作工艺和刻画图案,这样才能更好的辨别和评估它的价值。在众多的古玩里,玻璃器以它透明、简洁的外观和艺术感染力、收藏价值而名列前茅,被誉为“瑰丽琉璃”。
在如今的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使用玻璃器,其实这些看似简单的东西,背后所蕴含的历史和工艺才是最令人惊叹的。虽然这些“瑰丽琉璃”已经是历史的见证者,但它们仍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历史留给我们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