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官运亨通者,财运大好”,似乎官或财两者之一就够了,二者俱全更可提升个人地位和社会地位。而这个说法在中国社会早已根深蒂固,成为一种普遍的观念,并不断被新一代人所传承。但究竟拥有财运是否就能成为一个官员呢?这种观念背后还隐藏着哪些内涵呢?本文将从不同维度来探讨相关问题。
首先,财运本身并不能保证个人能力或道德修养的优秀程度,更不能代表官员是否贯彻“为民服务”的原则。在当代中国的政治生态中,已经明确了反腐倡廉的路线,对官员的道德标准和服务理念要求已经愈加严格。政治素质、职业素养、群众意识、公共责任、人民情怀,这些无论在个人表现还是在考核中都决定了一个人真正价值的高低。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没有那个时期,没有那个地方,一味的追求财富而忽视自己的工作责任或实际表现的人能在政治生活上立足。
其次,拥有更多的财富并不一定就意味着更多的资源驱动能力。随着中国现代化快速发展,政治、经济、技术等多种因素越来越复杂,需要官员有更广泛、更专业的视野。如果仅仅是因为过去拥有“更多的财富”,而想在现代社会的复杂政治环境中成为一个有效的领导,那是远远不够的。无论在处理政治、经济还是社会事物方面,只有拥有高质量的思想、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官员才能在那堆浩瀚的信息和复杂的利益环境中脱颖而出。
最后,财运与人类伦理基础的关联,更是值得我们深思。不以附值为准则,以正义和道德为中心的社会规范,是中国古代礼乐文化的一部分。当人们很追寻财富的时候,很容易追求自我利益而不是全局的利益。这种心态可能导致对社会公平、正义、和谐等核心价值观产生严重的冲突。如果官员在某一时刻放弃襄助之责,而只是追求自己的利益,那么对社会稳定和有序的威胁将会达到一定程度。官民之间,是有着很深的社会道德责任来维持百姓福祉。
综上,无论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已经发达的国家,忽视对基本道德和职业伦理的管控,就难以避免各种腐败现象、利益斗争和公共失效等问题的产生。反之,如果重视伦理和道德操守,不仅可以为人民提供良好的政策服务和开展公共事业,还可以在这个世代留下属于他们、受人尊敬的汗水和奋斗的华章。显然,官员是不能单凭“有财运”就能当好官的。而更要关注官员的职业素养、领导能力、道德操守等因素,这些才是为人民服务的客观标准,更是从更广阔的维度提升自我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