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什么植物不怕水涝为题
在中国,每年汛期来临时都会有部分地区发生水灾。因为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的不同,有些地区特别容易受到水灾的影响。而在这些地方,农民朋友们也最为关心的是:作物如果被淹水泡过,该怎么办呢?
其实,在水涝地区,有一种植物则可以在不断变幻的水位中生长健壮,其名为“芦苇”。
所谓芦苇,其实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芦草科。芦苇的茎直通根,是一种生态系中很重要的物种,有“水生大熊猫”之称。
芦苇在我国北方比较常见,如东北黑龙江、内蒙古以及新疆等地多见。芦苇的茎体粗壮,硬而韧性十足,茎高通常可达2~3米,甚至还有较高的品种可以达到6米,其茎下部为白色而韧性强,被誉为可塑性材料的第一品种。
芦苇的根系很强大,也相当的深。在水中生长的芦苇,其根部非常发达,主根可以伸入水下沉到1~2米深度,侧根较密,长而坚韧,帮助芦苇在水中稳定生长。而且,芦苇的韧性很强,在水下的水流中,也能够起到拦沙固岸的作用。
芦苇不仅是一种重要的绿化植物和建筑材料,还是重要的野生动物栖息和繁殖的场所。
除了芦苇,像菱角、香蒲、钟花、茨菇等植物,也常被当做能够耐受水涝和防治水害的绿色植物来使用。
尽管芦苇有着明显的适应水涝的能力,但是人们还是不能仅仅依靠芦苇,而是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依据不同的生态、气象、地理、生物等因素,进行适宜的防灾措施,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规划城市和村庄,以预防、控制、减轻水害的影响。
总之,芦苇这一绿色景观之所以无所畏惧水涝,除了具有坚韧生命力外,更是人类对自然生态合理利用的经典案例。在今后的环保建设中,我们应该好好把握这个经验,积极倡导生态文明,为未来的友善环境建设注入生机和活力。(88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