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岁送鲤鱼
昨天,我和妈妈一起去买菜。我们走到一家鱼摊前,看到了一条特别漂亮的鲤鱼,妈妈喜欢上了它。
“这鱼好漂亮啊,妈妈想买它。”妈妈说着,指着那条鲤鱼。
“嗯,这条鱼看上去确实不错。”我点头称赞着。
摊主告诉我们,这条鱼已经四五斤重了,价格也不便宜。我和妈妈交换了一下眼神,然后一起笑了笑,说:“这条鱼最好还是别买了。”
回到家后,妈妈突然把那条鲤鱼的事情又说了一遍。她说,自己一直想送一条好鱼给一个特别要好的朋友,表示感谢和祝福。
我看自己有点打破了妈妈心中的美好愿望,便找到一个办法安慰她。我回忆起小时候爷爷的经历,说到:“其实送鱼也有别的方式。”爷爷曾经送过别人一杆鱼竿,说是钓鱼可以自己动手,自己得到的,才会珍惜。现在,那个收到鱼竿的朋友还在河边钓鱼呢。
听了我的话,妈妈沉思了许久,然后笑了笑说:“我们也可以送他一条鱼线和一个鱼饵,鱼线需要自己加工,鱼饵也需要自己准备,这样也可以有需要自己动手的感觉。”
妈妈的情绪逐渐舒缓下来。我继续说道:“送礼并不在于物质的价值,而是在于心意。”
妈妈又想了想,说:“对,是我想多了。”
于是,我们开始想送礼物的方式。最终,我们决定送一个自制的鱼钩和一张手绘的钓鱼地图。
第二天,我们去了钓具店,妈妈选了一条适合初学者的钓竿、一些常用的鱼线、鱼钩和鱼饵。我在家里用画笔和水彩笔画了一张精美的手绘图,标记出了市区距离较近的几个钓鱼的好去处,也画了一些常见的鱼类和钓鱼技巧。
在礼物上,我们花费的钱不多,但我们提交给了一份真挚的心意。
在将礼物送到朋友手中的时候,他很是惊讶。他说:“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礼物之一!”
在传递礼物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了彼此中的特别重要的一些东西。我们可以化零为整,将可加和的鱼线、鱼钩和鱼饵拼接成一个完整的礼物。
63岁送鲤鱼,看似只是一次买菜的小事,其实蕴含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沟通和取舍的智慧。礼物并不一定昂贵,但一份真挚的心意可以传递很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