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只鸡和象的成语有哪些(有一只鸡和象的成语有哪些)
在中华文化中,鸡和象是两种大不相同的动物,但它们都在成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的成语也往往流传着深刻的哲学意蕴和人生智慧,不仅在古代,于今也被不断传颂。 首先要说到的是“鸡犬不宁”。这是一个形容极为混乱的情境,意为着家家户户甚至连鸡狗都无法得到宁静。常常用来形容某处非常吵闹、混乱。说到它的起源,史书记载有这样一个故事: “春秋时期,齐国有个人因盗窃而被抓获,作为惩罚,他被押到了鲁国掌管刑罚的资政殷、般之家中。当时,殷和般之居住的宅邸很大,素来鸡犬闹哄,宾客频繁。押解犯人进入庭院时,跌倒了,发出一声惊呼,触动了那里的狗,于是一只开始狂吠,它的主人马上拍手示意,其他鸡犬也纷纷开始狂吠,那个人被迅速地拖走了,但是此事在鲁国广为流传,形成了“鸡犬不宁”的成语。” 而另一方面,象也是一个非常地富有象征意义的动物,有着祥瑞的含义。在成语中,象往往代表着高大、壮美、鼎力支撑等等。常见的成语有“象跌九天”、“大象无形”、“象牙之塔”等等。举例如下: “象跌九天”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夫象游于岁寒,陷其足于坚冰之间,不能起。九天始陨,其母过期,大兹之声震天,众兽共愤。谓之象跌九天。”这个成语形象生动,意味深长,描绘了一只高大、壮美的象因为身处不利环境而遭遇不幸的情境,描述了一个意志坚定、意气风发的形象被外界打击之后不屈不挠的场面。 “大象无形”是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大象无形,而半洲远。”“象”指印度大象,它身躯庞大,却悄无声息地为步兵运送着重装备,横跨河流,越过森林,向远方行进,相当于隐形的装甲车,所以才有“大象无形”的说法。 “象牙之塔”一词指的是一种完全脱离现实,浸湿在自我幻想之中的状态,源于法国文学家圣伯爵·拉菲纳(Saint-Beuve)1837年之后的名著《新书》。书中写到一个人身处象牙之塔中难能与现实世界取得联系。这个成语从根本上揭示了“自我离异”这个主题,有情念,有意境,代表了自成体系的事物不理真,不通世故。 总的来说,鸡和象的成语既流传于古代,又适用于今日。它们从侧面反映出了中国文化中深刻的思想和哲学内涵,把智慧和道理融合在语言表达之中,深受人们喜爱。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适当运用这些成语,增加表达的妙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