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寒三友》
岁寒三友,即梅、竹、菊三种植物,象征冬季中的坚韧、清雅、执着。在唐诗宋词中,常常把这三种植物描绘成亲密的朋友,彼此依存、相互激励,寓意深远。
梅花,别名“墨梅”,干枝似墨,傲立于冰雪之中,正是因为它的坚韧、冷艳,才得以在霜寒中盛放。唐代诗人李商隐曾有“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诗句,其中的“遍插茱萸少一人”中,茱萸即指梅花。梅花是孤独而又坚韧的象征,即使在异乡,在茱萸香盛的佳节,也会让人想念家乡、亲朋好友,但梅花却在这个时候更加枝繁叶茂,更加地傲然独立。
竹子则人们常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自来水》中描写了从山间流来的自来水,水中流淌着那种“自然而质朴”的精神,使得白居易为之动容。水在流动中有自己的规律,它并不随着外界的变化而做出改变,但它恰恰以自己的平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特质同样适用于竹子,它不争不求,简单而不平凡,即便自身瘦弱,也能够从容面对大风大浪,一路静默而沉稳地成长。所以,状态颓废的人们常说“青竹一节,其中有真意”,以示鞭策。
菊花是秋天的象征,而秋天是一年中的落寞时节,然而菊花却以它那优雅的气质,透露出“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这般慨叹人生短暂的情感,虽然它馨香袭面,但它仍剩下忧愁和离别的寂寞。因此,唐代诗人陆游有“山径花丛里,一步踏清香。身上只受五更露,古来何太蒙?”的诗句,表现出他对菊花的赞美,以及在聆听落花沉思时,自己和花、墨与雅之间的情感因素。
岁寒三友,是唐诗宋词中的三种植物,以它们的坚韧、冷艳、淡泊,反应出寒冷季节与萧条人心的矛盾,如果说它们是上万物理的化身,那么它却是人类追求尽善尽美的典范。唐诗宋词中,岁寒三友得到了无数文人墨客的赞誉,因为它是那种情感与理智完美融合的表现。岁寒三友,并不是单纯的自然景观,而是一种成为人们精神或道德风范的东西,具有强烈的代表性。岁寒三友,意义深远,值得我们去思考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