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七有什么讲究吗(正月十七有什么讲究)
正月十七,是中国传统农历二月初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正月十七这一天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日子,有着丰富的讲究和习俗。 一、正月十七的历史 正月十七推算起来,是大年初一十七天,此时已经过了初三、初七等多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被誉为“小年”,小年是指大年的次年,民间俗说“小年过,年才开始”。据传说,正月十七是瑶族祭神的重要日子,也是南方渔民海上赐神的日子。 二、正月十七的习俗 1. 吃过小年饭 正月十七是传统的小年,清明节前的大扫除和春联贴上的时间都是依照小年来规定的。小年晚上,全家人会吃坛子里的元宵或者是煮白粥,象征着吃尽过去一年的不好事物,以便为新年营造出一个新的开始。 2. 禁忌 正月十七是南方地区比较忌讳结婚的日子,因为这一天会有一种叫“猫仁劫”的不祥之气,如果不小心在这一天结婚,会导致家庭不和,夫妻不睦,也容易生病。 3. 赳赳喜气 正月十七又被称为“公补节”,民间传说此日万千好事,是赛龙舟、踏春游园和庆祝新春丰收的日子,曾经在北京周边不少地方会举行盛大的游水龙舟赛,看烟花,吃元宵等民俗活动,接着就会迎来庆祝巴士节和春节的“赳赳喜气”。 4. 去厉晦 正月十七也是“厉晦”的最后一天,厉日被认为是不吉祥之日,需要进行禁忌和修饰,正月十七到来时,烹制宴席,家家户户上供,为的就是慕容化解厉晦之气。 5. 得兔 正月十七又叫“兔日”,在这一天,人们要挑选一只长得健康豁达、兔眼明亮的兔子,斩首炖煮,象征着“得兔”,寓意着家庭的团圆和兴旺,同时还有着驱鬼避瘟的作用。 6. 踏青 正月十七正是天气转暖,草木萌芽的时节,很多人喜欢在这一天踏青,散心游玩,享受春天的气息。 三、结语 正月十七,是一个充满神秘和活力的日子,是我们传统的节日之一,人们在这一天会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和仪式,传承着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虽然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我们依然要珍视这些文化遗产,让它们传承下去,供后世子孙们来缅怀和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