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寓意的成语典故简短有哪些(蕴含深刻寓意的成语典故)
“水落石出”、“半斤八两”、“垂涎三尺”、“画龙点睛”、“狗急跳墙”、“鸟语花香”、“跳梁小丑”、“一语道破”、“守株待兔”、“卧虎藏龙”、 “一举两得”、“开门揖盗”、 “惺惺相惜”、“心领神会”、“一马当先”、“望梅止渴”、“锦上添花”、“狐假虎威”、“井底之蛙”、“胸有成竹”、“青出于蓝”、“自相矛盾”、“杞人忧天”、“班门弄斧”、“相互照应”…… 这是一组有趣而富有哲理的成语典故,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极高。每一个成语都有其自己独特的寓意和由来。比如,“水落石出”,就使我们想到了唐代张旭的诗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洞庭始水通。”接下来,我们将选择其中的几个成语典故分别进行讲述。 一、“水落石出” “水落石出”这个成语的由来,最初还要追溯到《诗经》中“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这首诗,寓意是“顺应时势而行”。不过在大家口中,它的应用又多了一个含义:事情到了最后,真相会水落石出。据传说,齐国有个人想在一座山下挖到一块大石头,结果挖了半天没有挖到,因此他就在这个地方向别人宣称他没有想挖那块石头,只是想掘地寻宝。但是,大众们都认为他是假话,于是便以此为名语反驳他——“水落石出”,指的就是无论如何事情到最后会水落石出,真相终将大白。 二、 “跳梁小丑” 这个成语寓意为猴子在跳梁,想搞笑却触犯了正义。据传说,中国古代的戏曲表演中,大多数观众看得是戏中幕后的表演者。其中,猴戏是表演较多的一种。而其中十分受欢迎的,便是马戏版的”西游记”,由猴子扮演孙悟空。故事情节已经陈旧,但从那时起,“跳梁小丑”成为了文化中一个永久不朽的元素。 三、 “青出于蓝” “青出于蓝”这个成语的寓意是指弟子超越师傅。这个成语的典故源于春秋时期,卫国的少年设宴招待周侯。席间,卫国的老师姜子牙穿青衫而至,显然非常醒目,于是有人称赞他的衣服真的非常青。不过,姜子牙却在自己的弟子白子峻的帮助下,告诉大家这是一种深紫色的毛料锅烙而成,说明了在学术上弟子的新成就。于是有人说出了“青出于蓝”的典故。 四、 “开门揖盗” “开门揖盗”这个成语的寓意是指为欺负他人而让贼人进门。这个成语是一个关于军队禁令的故事,春秋时期晋国的指挥官曹励在率领晋军的竹马之间就有成倍的声誉。一次训斥嘏若、荀林父时讲到:“如果你认为可以容纳如此多的内鬼,就让他们绕着你的门走吧!”后来就有了这个象征性的成语。 五、 “胸有成竹” “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寓意是指把事情想清楚了、准确预测到了结果。这个成语的典故发生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传说,战国时期有一个梁国的学者名叫钟离汉,他非常喜欢竹筒。于是有一天,他将一根外面有竹篾的筒子剖开看了看,惊讶地发现了里面画的一幅画,竹笺还没有划线。他惊叹于画家的才华,但也细心地分析了这个画的视觉效果,得出了非常精确的结论。此后,他依照这个视觉效果进行了不少的新的研究,吸收了众多智慧。最终,他在竹上画了一幅类似的图案,而这一图案成为了融合东西方的美学的蓝本。因此,“胸有成竹”这个成语就被流传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