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不出门八不归家”是什么意思(七不出门八不归家可信吗)

相信很多人对“七不出门八不归家”是什么意思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七不出门八不归家”是什么意思以及大年初七不出八不归是什么意思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七不出门八不归家”是什么意思农村俗语:“七不出,八不归,初九出门惹事非”,是什么意思“七不出,八不归”的由来是什么

这是农村俗语,意思如下:

1、七不出门:其本意是男人外出打拼,首先要稳固后方,家里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七样一定要准备好才可以出门,就是告诉大家,出门前也要把家里的老人孩子安顿好。现在很多人都认为是逢“七”不出门,像七、十七、二十七,这里指的是农历,认为这几天出门不吉利。

2、八不归家:就是逢八不回家,回家就会被认为不顺利,当然这是误解了故人之意,这句话的本意是,人出门在外,要懂得“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个品行,严格遵守,不能越过红线,只要有一个没做到,就不要回家。这是告诉人们做人的准则。

农村流传的俗语有一定道理

俗语是劳动人民根据生活实践而创造出来的,反映了人民的生活经验和各种愿望。正如《菜根谭》中所说:“真味只是淡,至人只是常”,俗语看似平淡无奇,但往往蕴藏着老祖宗的大智慧,而且是越嚼越有味道。

老祖宗总结的以上3句农村俗语,句句现实,道透了人性。我们若能学会了这3句农村俗语,读嚼一嚼,也就明白人情世故,看懂了社会和人性。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流传下来的每句老话都是有很深的含义,不要把这些传统礼节与封建迷信连在一起,要正确理解老祖宗的训言。

农村俗语“七不出,八不归,初九出门惹是非”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是古人对数字迷信的说法,“七”谐音“欺”,这天出门不吉利,容易受欺负。

“七”象形“匕首”,匕首凶器也,不吉利。古人对于外出看的很重要,所以避免在带“七”的这天外出。

“八”谐音“发”,在古代“八”是个吉利数字,这时在外求财财到手,在外求官官到位,正是顺风顺水的时候,在外不要着急回来,等发了财,做了官再回来也不迟。

因此古人认为带“八”的日子里,外出的人不要在这一天回家。这就是“八不归”的来历。

“九”在古代是最大的一个数字,比如九五之尊,一言九鼎、九天揽月、九州方圆、九九归一、九牛二虎等等。

古人认为面对强大的东西,人是渺小和微不足道的,带九的日子外出,如果躲避不及会惹上麻烦,最好初九不要出门,否则会惹上是非。

第二种说法是:“七不出”是说古代的男人要出远门,(古代一般女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男人外出一定要把家里的“柴、米、油、【学习更多星座性格知识文章请关注:www.xzHaI.cc;.]盐、酱、醋、茶”七样东西准备好再出远门,准备不好就不要出远门。

“八不归”是说在外的男人如果不能做到“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项就别回来了,外出混不出人样,学不到本事,还有脸回家啊!

“初九不出门”是个别地区的风俗,土家族认为初九是红煞日。土家人有“出门遇红煞。一去不归家”之说。

七不出--说的是出门前,有七件事没办好不要出门。这七件事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即平常我们说的开门七件事。以前出门的人往往是当家人,是一家的主心骨,因此必须安排好家里的生活才能出门。

八不归--说的是出门后,有八件事没做好不要回家。这八件事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是古人的八条做人基本道德准则,违犯了任何一条,都是对不起祖宗,都无脸面对家人。

扩展资料

“七不出”强调了男人的家庭责任,“八不归”则是对男人社会责任的要求,说的是出门后,有八件事没做好,就不要回家,不能回家,无脸回家。

这八件事就是孔子他老人家的德育内容的全部精髓,也是人生的八德,我们传统社会最为强调的:

故,“八不归”就是说,一个人如果在外面违犯了“礼、义、廉、耻、忠、孝、信、悌”这社会八德中的任何一条,都是对不起祖宗,无脸回家面对家人的。

所以,“八不归”是对外出人的一种心理警示,时刻约束人们不要做出不好的事情来。

一句话,我们五千年积累下来的文明博大精深,很多老祖宗留下来的遗训都有其深刻含义,我们不能只通过其表面意思去理解,也不可认为是封建迷信,一棍子打死,而是要通过学习了解其真正的含义,并深刻地去感悟,去践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正月初九

文章分享结束,“七不出门八不归家”是什么意思和大年初七不出八不归是什么意思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