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黄历查询2018年12月21日是什么日子(老黄历查询2019年11月26日)
老黄历上,2018年12月21日对应的是农历十月十四日,是冬至节气。冬至,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冬至,也叫“冬节”、“长至节”,在中国历代古籍中都有记载。作为“至”节,意为“日短至此而止”。冬至时,太阳南迁至黄经270度,阳光直射南半球,是北半球全年昼夜时间最短的一天,也是北半球气温最低的时候。 在中国的农耕社会中,冬至节气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人们会在冬至这一天合家团圆,一起吃汤圆、冬瓜汤等团圆食品,而对于寒冷的北方人而言,吃饺子也成为了保暖的一种方式。在中国南方,人们还会借冬至节气设置改换衣服、换鞋子、更换床单被褥等习俗,以示新的一年来临。 除此之外,冬至节气还有许多其他的民俗习惯。在安徽,人们会在冬至这天元宵灯会,大草棚里挂起象征富贵的秤、荡子、瓜子、苞谷等,象征着“秤砣平分”,“交好运”之意;在陕西,人们有“吃冬至,不冷血”的习俗,吃石灰水中煮熟的团圆饺子,以期驱散一年中的寒气。 除去民俗习俗之外,冬至节气在动植物的生长上也有重要的意义。在中国古代农耕文化中,冬至是北方的耕田之始,南方是收获的结束。在这一天之后,春天就会从地面生长出来。同时,冬至前后也是一些植物的生长盛期,如选用冬至时间播种的白菜、菠菜、油菜、芥菜收种时都会在冬至前在地里长出一个大的生长点,称为“冬至顶”,在这里,植物的生长能力达到了最高峰,这意味着春季的丰收,并预示着新年的来临。 总之,冬至节气除了标志着北半球的日短夜长之外,在中国的文化和生活中还拥有着重要的地位。在这天,人们可以和家人团聚,分享祝福和温情,在寒冷的冬天里寻找一些暖意。同时,还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恩赐,看到未来春天的曙光,这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