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岁什么祭主
将岁月转换成时间的概念,在中国文化体系中历史悠久,并且保留至今。岁次更替,代表着新的一年开始,人们将焕然一新的心情展现在不同的表达中,如贴春联、放烟花或开火锅、走亲访友等等。换句话说,人们在过完除夕,进入新的一年之前,总是会在各种用处上,层层密布地进行仪式和庆祝。
其中,以太岁为祭主的仪式,是古人流传下来的民俗活动之一。太岁,即岁星,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一种神灵,他被认为是管理一年中万物兴衰起落的主宰。因此,每个人在生肖相应的本命年,若是对太岁不敬,就可能引发厄运。为避免太岁之咎,就有了以太岁为祭主的仪式。
这个仪式从古至今都有一些固定的流程,如“逐太岁”、“迎太岁”和“送太岁”。逐太岁,顾名思义就是要将上一年的太岁送走,这样才能迎来新的一年。迎太岁,则是向新的太岁祈求平安、健康、富贵等。最后,“送太岁”表示在年底将太岁送回老家,表示对过去一年的感恩,也是对即将到来的一年的期望。
在以太岁为祭主的仪式中,需要准备三种物品来祭奠,分别是黄印纸、水果和酒。黄印纸是代表黄色贵气,用于表达虔诚的诚意;水果则是拜祭仪式中必不可少的,代表着新年里丰足的生活;酒则是诚诚恳恳地邀请太岁来同庆的首选。当然,现今也会有人选择完全不喝酒的方式,为自己和家人送太岁。
方位也很重要,在祭祀之前要先确定太岁的方位,方位不对,就可能桃花运、财运流失,甚至招致厄运。在选择所在的地点时,应该避免在阴暗潮湿的地方、离门口过远或遮挡物等不宜祭祀的地方,最好选择明亮、宽敞的地方,如客厅、大庭院或室外空旷的地方。
传统的祭祀方式不同且变化多样。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习俗,大多相似,不过在地方性的文化,可以有不同的变化。例如台湾地区就流传一种用拳头踢三次地的方式。“踢太岁”这种方式,其实跟逐太岁的方法非常相似。传统的形式也很多,由家族长辈拜祭太岁,并通常在家族联谊之后进行。可是当代的人们,不同于从前过着完全封闭家庭传统文化的生活,而是伴随着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多样化的信仰、思想,并且不断的融合、变化。
无论如何,以太岁为祭主的仪式,都可以看作是一种民间的仪式活动,有保佑的寓意。虽然随着时间推进和风俗传承的变迁,太岁的概念,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显得逐渐淡漠,但是对于追随传统、尊重文化、懂得感恩、讲究礼仪之人,以太岁为祭主的仪式,仍然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及时行乐、诚心诚意地向太岁祈福,不仅可以重温自己的文化根脉和家族传统,更可以收获心灵的一份平静和宁静。